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提问设计探析
向素华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石竹实验学校 523000
引言: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提问作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方式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提问存在提问浅显、缺乏思维深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难以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所以研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提问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学习与小学语文高段提问设计的关联
(一)深度学习对提问设计的要求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表面信息,更要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设计时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在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不能仅仅提问学生“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而应进一步追问“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促使学生从单纯的信息提取转向对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的探究。
(二)提问设计对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
精心设计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当教师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时,学生会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逐步实现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叙事类课文时教师提问“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结局会怎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培养创新思维。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提问设计策略
(一)基于文本核心内容设计主问题,把握学习方向
主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纲领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应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的主旨、情感和写作特色,提出具有统领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反复阅读文本,提炼出文本的核心主题和关键信息,以核心内容为出发点设计一个能够包含多个知识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主问题,在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主问题“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要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更要深入思考这段历史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学生在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文本中的具体描写,结合历史背景阐述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培养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围绕关键细节设计追问,深化文本理解
文本中的关键细节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理解文本的重要突破口,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问题后针对关键细节进行追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加深对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在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教学中,当学生回答出“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这一基础问题时教师进行追问“在这些新鲜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从闰土讲述这件事时的语言、神态等描写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一追问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中的关键细节,通过分析闰土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深入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和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深化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拓展性问题,促进知识迁移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拓展性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比如在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教学结束后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类似需要巧妙运用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情况,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可能会提到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如何像诸葛亮一样冷静思考、巧妙解决;在与同学相处时如何运用智慧化解矛盾等,通过这样的拓展性提问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问题,满足多元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提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获得发展,教师应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设计一些记忆性、理解性的基础问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一些分析性、综合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拓展性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教学中,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提问“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请找出来读一读”;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提问“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提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的理解,并尝试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段关于时间流逝的感悟”,通过这样的分层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锻炼和提高,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结论: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提问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通过基于文本核心内容设计主问题、围绕关键细节设计追问、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拓展性问题以及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问题等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优化提问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语文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育 .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 2024.
[2] 李卓耘 . 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J]. 学周刊 ,2024(23):16-19.
[3] 孙米香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设计研究 [D].海南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