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作者

董树章

肇庆市广宁县联和中学

摘要:历史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分析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要求他们具备分析、比较、归纳和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初一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本论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任何学科的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都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指导学生从一个个历史真实事件中了解社会变迁发展规律,借鉴经验教训取长补短,能够以历史视角去看待问题,学会思考。教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更具责任担当意识的优秀青少年。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思维能力;综合素养;

一、初一历史课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初一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学生在历史思维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他们可能能够记住一些基本的事实,但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很多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历史知识,缺乏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单一的记忆方式不仅容易忘记,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许多学生往往只关注事件本身,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这使得他们难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学生往往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有固定的看法,缺乏批判性思维。他们很少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他们的心理和动机对于理解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许多学生过于依赖教科书,缺乏对其他历史资源的了解和利用。这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和时期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难以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最后,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只关注主流的观点和解释。然而,历史的解释是多元的,不同的学者和学派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缺乏对非主流观点的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指向——兴趣,是探究和记忆的动力,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激发兴趣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各种职能:它使我们的视野超出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之外,培养了我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它使我们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它使我们通过探索历史的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未来服务。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可利用直观教具,创设历史情境,追溯历史;精讲细剖,使学生拨开云雾,深刻认识历史发展概貌;依据问题设置教学情境,揭示事物矛盾;还有,通过历史兴趣小组、历史小论文、辩论会、课本剧等,使学生实现"知之——乐之——好之"的不断飞跃。

三、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起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就必须把矛盾、问题引入课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通过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广阔。为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教学时教师以正确的方法授课,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学会知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从低年级抓起,经过几年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注重比较和联系,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历史事件、人物和时期的特点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明清两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特点,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分析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改革和革命运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意义。

四、应变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习题训练量有限,老师要努力做到"授之以渔",这一学生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对本学科知识既感兴趣,知识占有量也比较大的,运用这一优势,学生之间通过探讨、辩论,能够把大部分人都忽视的问题呈现出来。在讨论中,应用所学,更是加强了对学生扩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着眼,从背景、过程、结果、意义、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只有分析方向正确才能够顺利解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逆向思维能力,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从不断的推理、反向推理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能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

总之,初中历史教育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采取科学、创新型教育方式,助力学生历史思维培养,使学生真正受益于历史学科教育,促进自身良好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浅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8).

[2]王斌.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6).

[3]高长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