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网络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研究
程盟盟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一、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在当前如何保障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国家在 2019 年发布的职教 20 条中就提出明确要求,即“持续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在内的标准落地实施”[1]。因此,在职业教育领域专业教学标准作为教学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之一,使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标准有依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从国家现有各级各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现实情况来看,中职和高职有且进行了几轮修订,同样普通本科也有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而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还有待研究。职业教育本科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所试点院校,专业目录与覆盖所有目录的专业简介也于前两年相继发布,但是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还处于空缺状态,因此亟需研究开发制订。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行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体系,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技术挑战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二、网络工程技术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职业本科网络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网络技术基础和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本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网络系统的设计、部署、维护和管理等核心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网络技术环境中,他们应能够迅速适应并解决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三、网络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1)基础课程
本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通信原理、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该部分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网络技术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架构,为后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应涵盖网络架构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编程、云计算与大数据网络技术等,这些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网络架构设计课程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设计高效、可靠的网络系统;网络安全课程则着重于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网络威胁的能力,为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3)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企业实训以及校外顶岗实习等环节,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跨学科课程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课程体系中还应包含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关的跨学科课程[3]。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例如,在网络编程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企业实际项目让学生团队合作完成,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虚拟实验室则提供了模拟真实网络环境的平台,让学生在安全的虚拟空间中进行实验操作。
(3)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工作环境。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还能了解行业人才和岗位的需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师资队伍建设内容
(1)师资培训
通过组织各类教师的专业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项目,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2)行业实践
鼓励教师参与本行业企业实践,与企业合作开展实际科研项目,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通过主持参与实际项目,教师能够将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经验带入课堂,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家引进
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师资水平 [4]。这些专家和不仅能够带来最新的行业知识和科研项目,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和建议。
六、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构建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2)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教育专家组成,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专业发展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
(3)开展综合评价
通过学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反映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
七、结论
职业本科网络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努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网络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黎明 , 倪焕敏 . 高职院校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定位、困境和实践路径 [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5,23(01):47-50+70.
[2] 杨帅 . 职业本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探究[C]//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2025 年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暨思政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2025:217-218.
[3] 陈珊珊, 陈晓平, 杜胜男, 等.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的“车联网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5,37(01):71-77.
[4] 郗冬梅 , 姜兆玉 , 朱家华 . 产教研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5,8(01):180-183.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 年研究课题: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研究(lygzjxh2024-004)
作者简介:程盟盟(1991.03- ),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