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化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研究

作者

陈倩如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全方位的升级转型,期间重点强调教师打破以往狭小的学科界限,基于知识融合角度,为学生构建具有交叉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学习项目。确保能够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并形成完善学科经验体系,促进自身获得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化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措施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促进教学活动质量获得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学科融合;教学措施

引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化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课程的融合化实施。确保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学科经验的相互借鉴迁移,来有效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并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升级转型。

一、化学与历史融合,建立深厚学科情感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技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社会历史进行深度梳理,来提炼其中的学科知识信息,并以此作为学科衔接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确保能够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的认知水平,逐渐形成良好学科情感。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科育人内涵,同时还能够赋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1]。

以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铁的多样性》为例,本章节主要在于从“价类二维观”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为此教师不妨结合本章节知识主题,从历史角度出发为学生打造学科交叉学习项目。引导学生从我国古代铸铁历史入手,了解不同的生铁铸造工艺,以及中外各个国家在铁器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区别。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更为深入的引导学生探索铁元素的转化过程中,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水平,使其深刻把握学科的应用价值,进而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化学与物理融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物理与化学是两门相通的学科,其中有很多交叉互补的知识点与学科经验。教师通过对二者进行深度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通过学科经验的迁移对照,来进一步加深知识理解,并有效化简学习难度。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采用引导式、启发式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作为引领,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其中关联,主动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2]。

例如在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当中,教材主要为学生讲述了原电池工作原理,并要求学生理清原电池电路中内电路与外电路系统中的微粒移动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物理“电势能”“电场力”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打造环环相扣的学习支架,以此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把握知识内涵,并有效强化学科思维。如:

1.回顾物理知识中有关“电场力”的概念,描述电荷在电场中的移动特点。

2.原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外电路电子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原电池外电路的电子移动,是通过电能转化还是因为消耗电能产生了其他能量?

4.描述原电池内电路的电子移动方式,并思考其能量转换形式。

三、化学与生物融合,塑造学生责任意识

高中化学与生物的相互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来更好地理解生命规律与状态,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分子间的化学反应,来更为深入地把握生命过程,并思考如何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自身与他人创造更为理想的生活条件。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化学知识,以此有效提升学科育人内涵。

例如在鲁科版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3 “糖类和核酸”知识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糖类物质的分类,以及其对生命活动产生的影响。为此教师不妨结合生物知识,从“安全饮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常见食物的主要成分。同时思考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及现实中如何通过食品配料表了解其中的养分构成。从而有效实现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协同作用。

四、化学与地理融合,引导学生社会参与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类知识概念,同时还需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参与社会活动,确保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充分体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化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式,来为学生打造综合性实践项目,使学生在真实活动中掌握更多化学技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3]。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乡土考察的方式,搜集家乡的矿石、水源以及空气样本,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物质检测,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特征与资源分布情况,并通过绘制地形图的方式来呈现出当地的风土特色。因此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地球科学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来有效展开生活探索,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有效拓展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视角,助力学生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高中化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展开了研究。强调教师需要采用有效方式来加强学科联系,并引导学生正确展开知识探索。以便于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从多元化视角来进行学习探索。从而有效回应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学质量获得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艳嘉,周兴伟. 基于跨学科融合教学初探——以数学不等式及线性方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J]. 教学考试, 2024, (32): 28-31.

[2]王伊凡. 打破学科界线 融合探求真知——以“酸碱中和滴定融数于化”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 (20): 42-44.

[3]龚正权,杨淑琪,李苑君,等. 学科融合背景下地理与化学跨学科教学探究——以襄阳五中校园水质调查为例 [J]. 地理教学, 2024, (12):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