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石油化工电气安装与调试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

庞爱华

身份证号码:370725198402274182

引言

石油化工生产中,电气系统作为动力与控制核心,其安装调试质量直接影响装置安全运行。当前行业面临高温、易燃易爆等严苛环境要求电气设备安装精度达毫米级,传统人工操作难以满足防爆、防腐等特殊规范。乙烯裂解炉、加氢反应器等大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日趋复杂,人工调试周期长、故障定位慢的问题凸显。自动化控制技术凭借高精度执行、智能诊断与数据驱动优势,成为破解石化电气安装调试难题的关键路径。

一、石油化工电气安装与调试的技术特性

1.1 电气系统构成与运行环境

石油化工电气系统由供配电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仪表自动化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各系统相互关联且功能复杂。供配电系统需为整个厂区提供稳定电力,涵盖高压变配电、低压配电等环节,确保装置连续运行。电机驱动系统驱动各类泵、压缩机等设备,其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仪表自动化系统则负责监测与调控工艺参数,保障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石油化工生产环境极为严苛,常处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状态。

1.2 安装与调试的核心流程

电气安装包含设备选型、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线路敷设等环节。选型时需综合考虑设备性能、环境适应性及成本。基础施工要确保设备安装稳固,满足承重与防震要求;设备安装过程中,电气柜、变压器等设备的定位、固定与接线需严格遵循规范,保证电气连接可靠;线路敷设需合理规划路径,避免电磁干扰,确保电缆绝缘性能良好。调试阶段则包括单体设备测试、系统联动调试与参数优化。单体测试检查设备功能是否正常,如电机空载运行测试。

1.3 传统技术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石油化工电气安装调试依赖人工操作,存在诸多弊端。在安装环节,人工测量与安装易产生误差,如电缆敷设长度偏差、设备定位不精准,影响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调试过程中,人工逐项排查故障效率低下,且对技术人员经验依赖度高,难以快速定位复杂故障,导致调试周期长,影响项目投产进度。人工操作在高危环境下安全风险高,如在易燃易爆区域进行电气作业时,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气安装中的应用

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应用

PLC 是 PLC 是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英文缩写,PLC在石油化工的电气安装中应用广泛,尤其在电气设备安装工序的自动化方面。在电气设备安装工序中,PLC 控制设备吊装、摆放与固定位置。例如,在高压开关柜安装过程中,PLC 对机械臂操控控制柜体的搬运与定位,防止机械臂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人工控制误差而导致柜体位置固定不准确,同时柜体垂直度、水平度等均达到了安装标准;PLC 在电气安装中对安装设备的电气参数进行控制和检测,在对高压变压器的安装中控制其绕组的正确连接和在安装中按预设数值对分接开关进行调节,使得变压器安装完毕即可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2.2 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

安装现场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等)搭配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气安装过程中的智能化升级。在现场,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环境参数及设备安装状态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上传至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气设备安装信息的互相互通,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接收到设

备安装图纸信息、施工技术参数等信息。

2.3 机器人协同作业

对于石油化工电气安装工作面对的危险环境以及复杂的施工环境,可以应用机器人辅助施工作业。防爆机械人可以代替施工人员完成电气设备高空或狭小空间中电缆桥架等安装工程,机械臂可以在高空安装电缆桥架,协助将其稳定吊装到指定的位置上,避免高处作业过程中的高空坠物风险,并提高高处作业的施工效率。针对电气设备的电线接线施工与焊接等作业环节可以利用焊接机器人完成,机器人焊接具有精准控制焊接点参数的优势,有效保证焊接质量的一致性,有效减少焊接不规范造成电气连接不良的事故。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气调试中的应用

3.1 集散控制系统(DCS)的调试优化

DCS 以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为特点,在石油化工电气调试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DCS 具有丰富的故障诊断功能,在检测到电机过载、线路短路等事故时可实时找出故障点,并以声光报警和信息推送方式告知调试人员,使调试人员缩短故障排除周期。DCS 可以实现多个电气子系统的联动调试,如化工装置运行启动初期,协调电机驱动系统与仪表自动化系统的启停进程,确保电气系统能够安全平稳启运,而不至于由于参数不对称造成设备的损坏或生产中断。

3.2 虚拟调试技术

虚拟调试技术通过构建与实际电气系统高度仿真的虚拟模型,为调试工作带来革命性变革。在石油化工电气调试前,工程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与系统仿真工具,结合电气设备参数、控制逻辑及工艺流程,搭建虚拟电气系统。该虚拟模型可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提前对设备启停、负荷变化、故障场景等进行测试。虚拟调试技术还支持多人协同操作,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可在虚拟环境中同步测试电气系统与工艺控制的兼容性,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大幅减少现场调试时间与成本,提高项目交付效率。

3.3 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

人工智能算法在电气调试中的应用,实现了调试过程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机器学习算法可对大量历史调试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电气设备运行参数与故障模式之间的关联,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在调试过程中,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并与模型对比,提前预判潜在故障隐患。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可用于电气系统参数的自动优化。在调试阶段,算法可根据系统运行目标,自动搜索最优参数组合,对变频器频率、PID 控制器参数等进行调整,无需人工反复试凑,显著提升调试效率与系统性能。人工智能算法还能辅助调试人员进行决策,通过对调试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与智能诊断,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推动电气调试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结语

本研究证实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提升石油化工电气安装调试水平的核心驱动力。通过PLC、DCS 等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效率低、风险高的难题。然而,技术适配与标准缺失仍是行业瓶颈。未来需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完善防爆环境下自动化设备标准体系,深化物联网与边缘计算融合,为石化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强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刘义,徐英.油库工程消防电气安装维修研究[J].江西建材,2015,(15): 215+221 .

[2]崔迎春.石油化工电气安装及调试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3,(0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