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指背后的语言艺术
吴雪 凡鄢茜 邵学诚 陈渟
武汉学院 湖北武汉 430212
摘要: 英语回指现象在语篇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避免了语言冗余,还加强了语篇的连贯性与信息的流畅传递。尽管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回指类型的细分、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等方面仍存在研究空白。本文旨在通过多维度分析,深入探讨英语回指的类型特征、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在语篇理解中的“桥梁”作用,填补了现有研究空白。
一、回指的理论基础
1. 回指的定义
英语回指是指在语篇中,一个语言表达式(回指语)用来指代前文已经提及的另一个语言表达式(先行词)或概念。先行词为回指语提供了语义参照,二者共同构建起语篇的语义关联网络。例如,在 “The cat sat on the mat. It was black.” 中,“The cat” 是先行词,“It” 则是回指语,通过这种回指关系,使两句在语义上紧密相连。
2. 回指的类型
回指类型主要包括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两大类[1]。接回指指的是回指语与先行词在形式上相同或相似,常见于同形回指和异形简单回指。例如,同形回指如“John likes John's car.”中的第二个“John”明确指代第一个“John”;而异形简单回指则是回指语与先行词形式不同,但仍构成简单的指代关系。间接回指则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与先行词建立联系。这些回指方式在语篇中帮助构建语义联系,增强表达的连贯性和丰富性。
二、语料的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包含多个领域的英语语料,如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的部分文本,涵盖了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不同体裁,以确保语料的多样性与代表性。同时,还补充了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名著如《简·爱》《傲慢与偏见》以及主流新闻媒体如《纽约时报》《卫报》的部分文章,总语料量约达150,000字。
运用专业的语料库分析软件 AntConc,借助其强大的检索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语料中的回指现象。通过设定特定的检索词与语法规则,对回指语和先行词进行批量检索与标注。同时,结合人工分析,对软件检索结果进行逐一核对与修正,从而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三、英语回指的分布规律
1. 不同文本体裁中的回指分布
在文学作品中,回指的运用较为灵活多样,且频率相对较高。为了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描绘细腻的情节与环境,作者常常借助回指来构建复杂的语义网络。例如在长篇小说中,人物的多次提及往往通过回指来实现,这不仅避免了人物姓名的过度重复,还能通过回指语的变化暗示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转变或情感状态变化。
新闻报道则更注重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回指的使用相对简洁明了。直接回指居多,且回指距离较短,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所指代的对象。例如在一篇关于政治事件的报道中,“The president made a speech. The president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这里通过直接回指,使读者能清晰地知晓是同一 “president”。
学术论文中,回指主要用于保持论述的逻辑性与连贯性。由于学术语言的严谨性要求,回指的使用遵循严格的语法与语义规则,多为直接回指,且回指语与先行词的语义关系较为明确单一。
2. 回指在句子与篇章层面的分布特点
在句子层面,回指通常出现在主谓宾等主要成分之间,用于构建句子内部的语义联系。除此之外,句子长度与回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关联,较长的句子往往会包含更多的回指现象,以避免信息表达的混乱与重复。
在篇章层面,回指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与连贯性。段落开头通常会出现先行词,后续句子则通过回指来进一步阐述、拓展或总结相关内容。
四、影响英语回指的因素
1. 语法因素
英语的语法规则对回指的形式与运用有着显著的制约作用。例如,在时态一致方面,如果先行词所在句子为过去时态,回指语所在句子通常也应遵循相应的过去时态回指规则。此外,词性也会影响回指,代词作为常见的回指语,其性、数、格需与先行词保持一致。
2. 语义因素
先行词与回指语之间的语义关联紧密程度直接影响回指的有效性。当二者具有明确的同义、近义或上下义关系时,回指容易被理解。然而,语义模糊性或多义性会给回指带来挑战。如 “Bank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deposit money. The bank is near the river.” 这里 “bank” 的多义性可能会使读者在理解回指时产生歧义,需要结合更多的语境信息才能准确判断。
3. 语用因素
语境在回指的确定与理解中起着关键作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读者或听者准确识别回指语的指代对象。同时,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不容忽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某些词汇可能具有特定的回指内涵。如在西方文化中,“the cross” 可能会回指基督教相关概念,这需要交际双方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准确理解回指意义。
五、英语回指在语篇构建与理解中的作用
1.语篇连贯性方面
回指是构建语篇连贯性的重要纽带。通过回指语与先行词的呼应,能够将语篇中的各个句子和段落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若缺乏回指或回指使用不当,语篇会显得支离破碎,如 “We visited Paris. Paris is full of historical landmarks. Historical landmarks attract millions of tourists every year.” 这种表达相对缺乏连贯性与流畅性。
2.信息传递与强调方面
回指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与重点强调。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回指能够区分新信息与旧信息,使读者或听者能够快速把握关键内容。例如在科技文献中,“The new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test a hypothesis. The hypothesis was proposed by a renowned scientist.” 通过回指,明确了 “the hypothesis” 是旧信息,“a renowned scientist” 是新信息,便于读者理解信息的层次与逻辑关系。同时,通过重复使用回指语或改变回指语的形式,可以对特定信息进行强调。
六、研究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回指不仅仅是连接语篇各部分的工具,更是构建语篇连贯性、有效传递信息的隐形桥梁。
不同文本体裁以及句子与篇章层面回指分布具有各自的特征,文学作品注重艺术表达而回指多样,新闻报道追求简洁高效而回指直接,学术论文强调逻辑严谨而回指规范。句子内部与篇章间回指分布也呈现出与结构和语义相关的规律。我们挖掘了影响英语回指的三大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出回指是增强连贯性、促进信息传递与强调的关键手段。
本研究丰富了英语回指研究的内容体系,为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与写作指导、翻译实践中回指的处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对英语回指现象的模拟与应用等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潘宁宇 & 司洁.(2023).认知视角下英汉学术语篇回指形式的共性分析.嘉兴学院学报(05),100-108.
[2]吴国军.(2022).语篇回指及其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答中的作用——以2022年1月浙江卷为例.教学考试(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