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分析
刘慧丽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 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
输血治疗是临床严重失血、贫血患者主要急救措施,可在积极予以相应红细胞输注后,提高携氧能力,纠正患者贫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机体血容量健康及血液系统功能健康,而受人体血液系统复杂性影响,常规ABO、Rh 系统临床检验虽可起到一定输血治疗指导价值,但缺乏不规则抗体筛查作用限制,部分患者可在缺乏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后增加溶血、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需完善输血前临床检查内容[1-2]。因此,为分析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规律,对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性指导意义,特开展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22 年 1 月\~2024 年12 月分析接受输血治疗 10 833 例患者中经输血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检出抗体阳性且鉴定抗体阳性类型者32 例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32 例患者,男 10 例,女 22 例,年龄 18\~79 岁( 48.54±6.32 )岁,科室构成:外科手术患者(含妇科 5例、骨科7 例、烧伤 2 例、心外科 1 例、神经外科 1 例、周围神经外科1 例)、内科疾病患者(含血液科4 例、肿瘤科3 例、重症科3 例、肾内科2 例、老年科2 例、消化内科1 例)。
纳入标准:(1)确诊因原发病或手术因素致继发性出血,符合输血治疗指征;(2)已明确血清伴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排除标准:(1)伴严重血液系统疾病;(2)伴红细胞抗体筛查结果影响潜在诱因,如药物等;(3)伴严重急、慢性感染疾病;(4)资料缺损。
1.2 方法
患者输血治疗前均接受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检验,基于检验结果开展输血治疗。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于输血治疗前,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 2ml ,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接收样本后,核对无误,进行离心( 1000g ,5min),1.制备 0.8% 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将 4% 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人血红细胞)用低离子溶液稀释到浓度 0.8% ;2.将抗人球蛋白试剂卡做好标记;3.将 50ul 的 0.8%I 、Ⅱ、Ⅲ型检测红细胞分别加入对应的微管中;4.将 50ul待检者血浆分别加入标记Ⅰ、Ⅱ、Ⅲ的微管中; 5.37qC 孵育 15 分钟;6.专用离心机离心( sinin ,900rpm2min , 1500rpm3min ),观察、分析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离心结束后按需采集血清、红细胞压积样本。采集红细胞压积样本中有利红细胞 后,取1ml 氯化钠注射液配置稀释红细胞混悬液,其后取滴管依次吸取 50μL 红细胞悬液,依次滴入微柱凝胶卡第1、2、3 孔中,重复完成编号Ⅰ、Ⅱ、Ⅲ号微柱凝胶卡样本滴注处理,其后另取红细胞样本 50μL 依次滴入不同编号微柱凝胶卡第 1、2、3 孔中。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微柱凝胶卡放入恒温箱内孵育( 37% , 15min ),孵育结束后取出微柱凝胶卡,将所得样本行二次离心处理( 3500r/min , 10min , 10cm ),观察、分析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分布情况;分析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23.0 软件统计数据差异性;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即(
),t 检验;计数资料,即 n (%) 表示, x2 检验;如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分布情况分析
经分析输血治疗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可知,RH 系统抗体为主要检出类型(24 例),检出为 75.00% ,其次为 NMS 系统抗体(6 例),检出率为 18.75% ,Kidd、Duffy 系统抗体检出率均为 3.13% ,检出者均为 1 例。且检出不规则抗体者以女性为主,占比为 68.75% ,伴单一既往妊娠史者
例( 18.75% ),伴单一既往输血史者 8 例( 25.00% ),伴既往输血史合
并妊娠史者 16 例( 50.00% ),无既往输血、妊娠史者2 例( 6.25% )。详见表 1L 表1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分布情况分析

2.2 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患者输血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对既往输血治疗经验总结中指出,在现阶段临床输血、血液成分输注治疗中均存在一定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需在输血治疗前通过临床检验确认献血者、受血者血型系统分类,以满足输血治疗基础安全筛查,但上述检验措施缺乏对血液不规则抗体筛查效果,故仍存在一定输血相关不良反应风险。近年临床研究指出,输血治疗后溶血、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多与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相关,可由含不规则抗抗体抗原红细胞制品输注,在相关补体反应下诱发溶血或过敏,故加强不规则抗体对患者输血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3]。
研究结果表明:RH 系统抗体为主要检出类型(24 例),检出为 75.00% ,其次为NMS 系统抗体(6 例),检出率为 18.75% ,Kidd、Duffy 系统抗体检出率均为 3.13% ,检出者均为 1例。且检出不规则抗体者以女性为主,占比为 68.75% ,伴单一既往妊娠史者6 例 (18.75%) ),伴单一既往输血史者 8 例( 25.00% ),伴既往输血史合并妊娠史者16 例( 50.00% ),无既往输血、妊娠史者2 例( 6.25% )。分析研究结果可知,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 Landsteiner 规则的人体抗体,可在患者输注含不规则抗体抗原血制品后缩短红细胞寿命,增加溶血、过敏反应风险,而在不规则抗体产生机制研究中指出,妊娠、输血为主要生成诱因,而女性作为妊娠行为主体,可由妊娠期间出血增加输血治疗应用进一步刺激不规则抗体生成,故女性为不规则抗体主要筛出群体,应结合输血治疗患者既往妊娠、输血治疗情况,加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且需在不规则抗体筛查后按需完成血制品处理或血制品类型调整,以满足患者安全治疗需求[4-5]。
综上所述,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可经筛查受血者血液不规则抗体,积极保障患者输血治疗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儒彬,李慧君,李菲,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输血科 2011-2022 年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5,33(1):211-216.
[2] 马婷婷. 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鉴定分析应用于疑难输血患者的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4):434-436.
[3] 陈椿慧,李智猛.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急诊急救输血中应用价值[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4,11(3):253-255.
[4] 黄峰.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24,22(19):108-110.
[5] 王素琴.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血型鉴定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2023,43(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