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魏翔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科学、艺术、生活等多个领域存在紧密联系,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举措。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面临学科边界清晰、教学资源分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跨学科教学的价值。随着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数据处理、个性化推荐、情境创设等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基于此,本文围绕AI 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一、AI 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打破学科边界,促进知识关联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知识往往以独立模块的形式呈现,学生难以建立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导致知识应用能力不足。AI 技术能够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具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界限,理解数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资源搜集、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效率较低。AI 技术能够通过智能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跨学科教学资源推荐、教学方案生成等服务,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同时,AI 课堂互动工具能够通过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三)满足个性化需求,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生在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传统跨学科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AI 技术能够通过智能学习分析系统,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精准识别其学习需求与薄弱环节,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与资源;此外,AI 个性化评价工具能够从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AI 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AI 的教学目标重构:聚焦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导向,需在AI 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重构。首先,借助AI 教育大数据分析工具,梳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的关联点,明确跨学科融合的素养培养目标,如将数学中的“数据分析能力”与科学学科的“探究能力”、语文学科的“表达能力”相结合,形成综合素养目标体系。其次,利用AI 目标分解工具,将综合素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目标,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层设计,确保教学目标既符合跨学科融合需求,又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二)基于AI 的教学内容整合:构建关联体系
教学内容整合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核心,AI 技术能够为内容整合提供高效支持。一方面,利用AI 资源整合平台,搜集与小学数学知识点相关的其他学科资源,如与“图形认识”相关的美术绘画资源、与“时间计算”相关的历史年代资源等,并通过AI 智能分类功能对资源进行筛选与归类,形成跨学科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借助 AI 内容关联分析工具,分析不同学科知识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数学 +, ”的跨学科内容体系,如“数学 + 科学”的实验探究内容、“数学 + 艺术”的创意设计内容等,使教学内容既体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又凸显跨学科的关联性。
(三)基于AI 的教学模式创新:打造互动课堂
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效果的关键,需结合AI 技术打造新型课堂模式。一是构建“AI 情境创设+跨学科探究”模式,利用AI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如通过AR 技术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同时运用数学的“计算能力”与语文的“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推行“AI 个性化任务 + 小组协作”模式,由 AI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配个性化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过程中借助AI 协作工具进行实时交流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跨学科应用能力。
三、AI 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保障策略
(一)加强AI 技术应用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是 AI 赋能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主体,其 AI 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校需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AI 教育技术培训,内容涵盖 AI 备课工具、AI 课堂互动工具、AI 评价工具等的操作与应用,以及 AI 与跨学科融合教学结合的设计方法;同时,搭建教师AI 教学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分享AI 赋能跨学科教学的经验与心得,通过同伴互助提升整体专业能力,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运用AI 技术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
(二)完善AI 教学资源建设,保障资源质量
优质的AI 教学资源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础,需从资源开发与管理两方面完善建设。在资源开发上,联合高校、科技企业与一线教师共同研发符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需求的AI 教学资源,确保资源既具有科学性与教育性,又具备趣味性与互动性;在资源管理上,建立AI 资源更新与审核机制,定期更新资源内容以适应教学改革需求,同时通过 AI 智能审核工具对资源质量进行检测,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资源,保障资源库的优质性与实用性。
(三)优化AI 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障跨学科融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借助AI 评价工具,构建“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中,通过AI 实时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任务完成、协作表现等数据,从多维度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中,利用AI 智能出题系统生成跨学科综合测试题目,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与综合能力。同时,通过 AI评价数据分析工具,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结束语
AI 技术为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在打破学科边界、优化教学过程、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深入开展。在实践过程中,需通过重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AI 的赋能价值,同时辅以教师能力提升、资源建设完善、评价体系优化等保障策略,确保AI 赋能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还需进一步探索 AI 与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深度结合点,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小学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史继超.STEAM 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J].读写算,2025,(28):79-81.
[2]张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16):18-21.
[3] 谭敏.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N]. 科学导报,2025-04-30(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