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岩土工程新型锚杆施工技术与智能检测体系构建

作者

陈娟

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0

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为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并通过拓展地下空间的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但建筑物地下深度的增加,会导致建筑物安全受到地下水浮力的威胁。现阶段,压重法、隔水法、抗浮锚杆属于常用的抗浮方法,其中,抗浮锚杆法凭借诸多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岩土工程中。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概况

X 项目位于南方某城市,占地面积约为4 万㎡,建筑高度为 120m 。项目基础形式以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和筏板基础相结合为主,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本项目位于垄钢斜坡地带,粉质黏土和基岩是构成地层的主要成分。场地内地下水类型较为丰富,分别为黏性土中的孔隙水、基岩中的裂隙水和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其中,孔隙水的渗透系数为 1×10-6cm/s ;裂隙水为 1×10-4cm/s ;滞水为 1×10-3cm/s ,滞水与裂隙水和孔隙水之间不存在补给关系。在勘察过程中,场地内混合静止地下水位处在 0.38~8.29m 的区间内,与之相对应的地下水标高为 90~95m ,年均水位变化幅度较小,仅3m 左右[1]。

二、岩土工程新型锚杆施工技术分析

(一)全黏结预应力抗浮锚杆构造

新型全黏结预应力锚杆在设计上具有创新性,其构造如图 1 所示。锚杆的直径为200mm ,有效长度为 13m ,在制作锚杆杆体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为 PSB1080 级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其直径为 32mm ,相较于普通材料,其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与施工要求相符。

(a)整体构造:(b)1−1横截面:(c)2−2横截面图 1 全黏结预应力抗浮锚杆构造

(二)全黏结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技术

本项目所使用的注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水灰比严格控制在 0.5,同时,还要保证水泥浆液的强度超过 30MPa 。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浆液搅拌的控制,确保搅拌均匀,且流动性和低泌浆性符合使用要求,以此满足后续施工的需要。详细注浆流程如下:

一次注浆。本次注浆所采用的方式以水泥浆灌注为主,所使用的注浆管为 PE 塑料管,其长度为 15m ,同时,还要使用钻机在管身上钻注浆孔,孔的数量为 8 个。注浆管应该伸入预应力钢筋到达指定位置,以保证注浆效果。

二次注浆。在首次注浆浆体初凝并达到预期强度后,方可进行二次压力注浆。注浆间隔时间应根据浆体初凝试验确定,且不宜少于 24h ,以确保一次注浆体形成稳定结构。二次注浆采用劈裂注浆法,通过注浆管小孔在 1.0~1.5MPa 压力范围内注入水泥浆。注浆体应超过 200mm ,待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75% 后切除多余部分。试块制作应采用与工程桩同条件养护,每组不少于3 个试件。

(三)筏板区预应力段施工方法

1.预应力筋锚固施工

在施工尚未开始前,需要做好预应力筋外套管和螺栓箍筋的安装。同时,还要将圆形钢板设置到环筋上方,其直径为 100mm ,厚度为 40mm 。此外,还要将两根吊筋设置到钢板下方,其直径为 16mm ,且两根吊筋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200mm 。准备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预应力筋张拉及封锚工序

本项目在开展张拉作业时,所使用的装置为手动液压千斤顶,在施工阶段,应注意底板钢筋合理布置,从而为张拉操作提供充足的空间。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尚未实施前,需要在预应力筋处预留凹槽,其深度不应低于 130mm 。筏板混凝土浇筑结束且强度达到 75% 后,应将钢板设置到凹槽处,并利用卡具在预应力筋上固定千斤顶,由作业人员施加压力。待应力达标后,依据设计要求,设置预应力筋锁定值为特征值的 90% ,并将预应力筋截断。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利用注浆管开展注浆作业,同时在预留洞处开展封锚作业[2]。

三、智能检测体系的构建

(一)传感器布置

在锚杆上布置传感器时,需遵循相应的原则以实现对锚杆状态的全面监测。对于不同类型的锚杆,传感器布置应有所区别。可在锚杆的关键部位,比如,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露段的交接处,以及可能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布置多个传感器。

在确定传感器数量和间距时,需考虑锚杆的长度、受力特点以及工程的监测精度要求。通常情况下,长度较大的锚杆,布置的传感器数量越多。此外,锚杆布置间距还会受到受力情况的影响。为此,本工程在布置传感器时,遵循了下述标准:

(1)顶部1/3 范围,即应力集中区域:每 2m 布置1 个 FBG 传感器;

(2)中部及底部:每 3m 布置 1 个 FBG 传感器;

(3)自由段末端:布置1 个 FBG 传感器用于监测潜在滑移。

(二)数据分析与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是实现锚杆健康状态评估和预警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为数据清洗和滤波等。在确定预警阈值时,需要将锚杆设计参数和工程规范作为依据,本工程所设置的预警指标如下:

应力评估:弹性极限阈值:锚杆材料屈服强度的 70%80% ,比如,PSB1080 级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屈服强度通常 ⩾930MPa ,则预警阈值可设为 650-750MPa 。

断裂阈值:直接取极限强度的 80%-90% ,即 864-972MPa,

动态阈值调整:考虑到长期荷载下的疲劳效应,阈值可以根据时间衰减,本工程以每年降低 2% 为标准[3]。

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智慧检测系统采集数据,实时监测锚杆工作状态,准确判断锚杆状态。检测结果表明,全黏结预应力抗浮锚杆在投入使用后并未出现压力突然增大的问题,故证明此项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成效,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洋,殷九鼎,赵贺朋,等.长螺旋钻孔高压喷射扩孔抗浮锚杆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25,56(13):1640-1643.

[2]赵国政,陈楠,刘嘉锋,等.新型锚固式抗浮锚杆施工及溶洞位置判断技术应用[J].建筑施工,2021,43(05):772-774.

[3]韦庆华.1000kN 级预应力新型锚杆在边坡深层支护施工中的应用[J].红水河,2020,39(0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