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难点与突破策略
张蝶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星光幼儿园润德园区 浙江省慈溪市 315301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其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幼儿的品德塑造、情感发展与认知启蒙。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家长对学前教育期望的日益提高,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然而,当前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深入研究这些难点并探索有效的突破策略,对于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保障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良好的师德师风能为幼儿营造充满关爱、尊重与引导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例如,教师以身作则的诚实守信行为,能引导幼儿学会诚实待人;教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培养幼儿开朗向上的性格。
(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体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幼儿园教师,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树立学前教育良好形象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教师的师德师风代表着幼儿园的形象和声誉。一支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能够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提升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树立学前教育的良好形象,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难点
(一)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新时代,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幼儿园教师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冲击。部分教师在面对物质诱惑和职业发展压力时,容易出现价值观念偏差,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例如,个别教师将精力过多放在校外兼职或追求职称晋升上,对园内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职业压力大与职业倦怠明显
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不仅要承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负责幼儿的生活照料、安全管理、家园沟通等多项事务。同时,社会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使得幼儿园教师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下降、缺乏创新意识、对幼儿缺乏耐心等,严重影响了师德师风建设。
(三)师德师风培训体系不完善
当前,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培训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与实际教学案例的结合,难以引起教师的共鸣;培训形式主要采用集中授课,教师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培训效果不佳。此外,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能满足教师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求,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四)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幼儿园师德师风监督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监督主体单一、评价标准模糊、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问题。目前,师德师风监督主要依赖于幼儿园内部管理,缺乏家长、社会等外部力量的参与;评价标准不够具体、量化,难以准确衡量教师的师德表现;评价结果往往仅作为教师考核的参考,没有与教师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实际利益紧密挂钩,无法充分发挥监督评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三、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的突破策略
(一)强化思想引领,坚定教师职业信念
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师德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为学前教育事业奉献的职业信念。通过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开展讲座、分享会等形式,讲述教育故事,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使教师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优化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构建完善的师德师风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内容上,除了传统的师德理论知识,还应增加典型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家园沟通技巧等内容,使培训更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需求。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开展线上师德课程学习、组织教师到优秀幼儿园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开展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和案例研讨活动等,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培训效果。同时,根据教师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满足教师的差异化需求。
(三)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增强监督评价效能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机制,扩大监督主体范围,将幼儿园内部监督与家长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教师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从爱岗敬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多个维度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将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紧密挂钩,对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发挥监督评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四)改善职业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幼儿园应关注教师的职业需求,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避免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建立教师心理疏导机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和咨询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加强园内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冲击、职业压力大、培训体系不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难点问题,需要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优化培训体系、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改善职业环境等突破策略,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乡镇中心幼儿园师德建设路径研究[D].黄小倩.西华师范大学,2023
[2]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践行师德的实践研究[D].库靖萱.山西师范大学,2022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思想研究[D].葛薇.陕西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