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法静
赤峰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一、引言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建设旅游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 + 监管”,建立大数据精准监管机制。鼓励依法依规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提高旅游营销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文化和旅游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数据挖掘应用,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监测、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智慧旅游是数字旅游的延伸和发展,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信息化新阶段。旅游大数据伴随着旅游者、旅游过程与传感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源源不断的产生与归集。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与优势
(一)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旅游是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游客与网络可以实时互动,让行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旅游管理平台可以实时获取酒店景区等各类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做好统计管理,方便酒店景区管理者的使用。
(二)智慧旅游的优势
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旅游管理效率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景区利用流量监控与调度实时监测游客量,利用设施维护自动化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旅游行业监管数字化利用旅游监管平台可以在 15 分钟内处理游客投诉。景区,酒店可以通过网络线上营销,推出优惠卷,折扣提高销售额,通过线上宣传,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景区酒店。
二是提升旅游体验。智慧旅游的出现可以让游客提前做好攻略和行程规划,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各种信息,避免出现拥挤。游客可以在网上提前购票,省下去景区排队购票的时间,提前通过照片视频了解各个酒店的环境设备价格,对比选出自己满意的酒店。
三是优化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形式,让旅游企业可以提前根据游客动态做出及时的调整规划。旅游业可以细分服务比如亲子游,康养游,研学游满足各种游客需求。由传统的窗口买票到在线订票,在线支付,在线游览景区,不仅让景区操作更简便,节省人工还方便了游客。
三、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旅游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智慧旅游已经普及到了旅游服务的全过程。目前国内大部分景点已经引入了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只需要扫码就可以从手机上看到景区的所有详细介绍,景区路线图,大大节省了游客的时间,提升了游客体验。国内大部分酒店引入了智慧化系统,游客可以实时获取酒店住宿情况,方便随时订购。国内仍有部分地区信息化水平较低,统筹规划不足,旅游营销滞后。
四、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
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网络,但现在仍有一些偏远地区 5G 网络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部分远离城市在郊区的一些景点,依旧是传统的营销模式。智慧旅游的 AI、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人才不足是限制智慧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景区已经投入使用智慧化管理平台。景区酒店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现在可以满足智慧旅游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智慧旅游主要应用在游客服务、景区管理到营销推广和产业融合等方面,缺乏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应用。因此,智慧旅游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游客在登入各个软件注册、购票、订酒店时会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导致游客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平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相互之间信息垄断,阻碍了行业协同发展。虽然景区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但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设备网上购票,导致很多老年人到线下购票时可能会遇到限购,而无法购票只能返程。
游客出去游玩前大多数都会在网络上看景区的视频照片和评价再决定去不去,但是网络上的信息真假互掺,会误导游客,有的景点的照片与实际不符。景区甚至会找一些网红虚假宣传,虽然会吸引大量游客,也因此导致丧失口碑。景区运用智慧化平台导致耗电量巨大,不利于低碳经济。景区内的数字化解说不能充分的表达出历史文化的内涵,失去了历史文化原本的深度。
五、智慧旅游发展策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 5G 网络的全面普及,让在郊区的景区可以应用智慧化管理平台。政府加大投资,给与财政补贴,建设更多的移动通信基站,确保满足景区需求。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可以帮助景区实时监测客流量,实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方便景区管理。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相关平台的管理,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政府建立统一的智慧旅游数据平台,整合各个平台的数据,形成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旅游数据资料库,让旅游的各行各业获取更多信息,实现更好的发展。
高效应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可以满足智慧化旅游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旅游企业每个月定几天对员工培训,让员工掌握最新的智慧化技术,可以跟上智慧化平台的更新使用操作。景区利用智慧化管理数据,为游客制定个性化服务,分析游客喜好和消费水平,调整景区内售卖的商品,提升游客的体验,增加景区利润。
针对老年人,设置旅游套餐,门票住宿优惠,赠送小礼品,养生讲座。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 AI 深度应用、 5G+ 边缘计算、区块链技术,推动数字孪生与元宇宙融合。政府要制定智慧旅游行业规范标准,防止网络上虚假宣传,强化数字安全与隐私保障,加大对中小企业智慧化改造的财政支持。在景区里设数字服务驿站,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
旅游业积极推进智慧化应用,加强OTA 平台与景区合作,使用智能停车系统,打造智慧酒店,机器人服务,推出智慧农场观光,AI 健康监测和数字文博。每个景区根据当地特色和文化打造特色 IP,开发虚拟 NPC。
六、智慧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智慧旅游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景区、酒店、游乐场,农家乐、古城建筑、博物馆、历史遗迹逐步普及应用智慧化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强,旅游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旅游企业和政府加大投资建设智慧旅游产业必然可以带动旅游经济。AI 导游逐步可以实时解答问题,并且 AI 根据天气和客流量可以自动调整行程。绿色和低碳智慧旅游也会越来越普及,利用 AI 随时进行能耗管理。AI 会想私人管家一样,根据游客偏好,预测游客的需求,出现 AI 旅游规划师。
七、结论
智慧旅游推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在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智慧旅游的全面普及。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益芳.河北省 5G+ 智慧旅游融合发展趋势研究[J].旅游纵览,2025,(01):137-139.
[2]罗金华.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19):13-15.
[3]周丽娜.“互联网 + ”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03):14-16.
[4]金吴亦美.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3,(16):4-6.
作者简介:法静(1997.03-),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