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课堂活力: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作者

贺巧燕

清涧县昆山中学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活力,促进学生参与度的优化,增强教学指导成效,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深度探究学习。鉴于此,教师在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为重点,系统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获得积极学习体验。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课堂教学活力的提升与教学趣味性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故事化、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高效化探究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体验,切实提升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综合效果[1]。

例如,在初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角度,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采用故事化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互动。具体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教师可聚焦“童年趣味与成长”主题,对比百草园的自由与三味书屋的约束,引导学生体会鲁迅的童年情感变化,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乐园”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先设计与课文相关的故事,生成故事化教学情境。在借助故事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后,教师还可以提出有趣的引导问题,教师采用趣味情境引导问题,能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全面提升学生课堂综合学习效果。

二、引入趣味游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动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探索趣味游戏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融合,能增强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加生动形象化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学习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

例如,在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游戏活动,以游戏化教学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化探究,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谎言侦探”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骗子、小孩、市民等角色,然后引导每组学生根据原文情节设计1-2句“谎言”(如大臣夸赞布料),再由“小孩”组戳破谎言,其他同学担任“陪审团”,投票选出“最离谱谎言”和“最佳拆穿奖”。教师设计此类游戏化教学,能借助角色表演游戏深化学生对人物心理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切实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效果。

三、设计创意活动,激活学生课堂参与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创设创意实践活动,激活学生课堂参与体验,使学生在深度参与中产生浓郁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创意活动中,应注重鼓励学生深度参与、系统探究和交流,鼓励学生思考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参与、课堂互动中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3]。

例如,在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创意跨学科教学活动,激活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物候密码—自然观察家挑战赛”创意体验版活动,在活动中基于多学科知识的联合,引导学生分组收集校园或社区的落叶、花瓣等物候标本,用生物知识分析变色原因,并仿照课文句式创作“自然日记”,如“当银杏叶翩然落下,我知道______”。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红叶地图,推理不同地区枫叶变红的时间顺序,设计“全国赏秋路线图”,并引用古诗加以论证。如此,教师设计创意活动,能提升课堂参与度,激活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育实践中,教师基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需求,探索多种教学措施的融合应用,能增强课堂参与度,也能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指导,从而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感悟和认识。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和系统实施,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指导学生深度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谢丽娜.从网络课堂回看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2):47-49.

[2]包敏.让学生站“C 位”当“主角”——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11):42-43.

[3]朱鸢迪.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探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 页),2021,(03):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