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

作者

田英春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胜利小学 028400

一、引言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进行学习时应该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启蒙教学.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以积极的状态进行学习。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还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将两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阅读对写作有促进作用,学生进行写作时,会很自然的将阅读过的内容进行运用,给自己的文章增色。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也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燕子》时,第一段对燕子外形的描写“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教师就可以结合郑振铎的描写,出示一个动物图片,如大公鸡,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再结合文章,就不难写出这个大公鸡的外形。这就是很好的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懂得以课本素材为载体,进行写作的积累。又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荷花》一课,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得知作者从形状、姿态及想象三方面介绍荷花的,同时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句,那么在学生写作玫瑰花、牡丹等也可以将这些手法迁移,做到读写结合,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统编版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一种延伸,在整个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二者的联系、读写结合的价值,以此才能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阅读学习还是写作学习都离不开学生兴趣的支撑,只有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对学习始终保持热情,这样也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并且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现如今,极大多数教师都过于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经常会给学生布置极多的阅读作业,在阅读之后还会引导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虽然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却非常容易促使学生对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基于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且自由的阅读环境,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创作文章时的情感,自主地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文章中的写作素材。例如,在教学到统编版教材中《少年闰土》这一课时,课文中讲述了作者成年后再遇儿时玩伴闰土,由此引出回忆、想起年少时的一些趣事,以这样的讲述赞叹时间匆匆而逝,如今的闰土已经没有了年少时的精神,被生活压迫的闰土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感受文章中作者讲述的故事情境。在学生观看完毕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并且拟写关于此篇文章后续的故事,教师可以适当的予以学生提示,闰土和鲁迅有可能再联系吗?闰土看到成年后的鲁迅会有怎样的想法?学生可以随意想象并且创作文章,这样便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也能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选择合适材料融合阅读写作教学

在进行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时,要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来进行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展开学习活动,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读写能力。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选择文章的难度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既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考虑到文章的难度是否合适,比方说,文章不能一目了然,这样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也不能理解起来过于困难,这样的阅读材料也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在实际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悉心的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在阅读当中获取知识,在写作时形成知识的迁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到六年级知识内容《桥》《穷人》和《在柏林》这三篇文章时,教师便可以切实地结合好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着这三篇文章中关于形象的写作方法。接下来,再选择《童年》《三国演义》这类名著来促使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作者写作的奇妙之处。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感知到阅读文章的价值和奇妙之处,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和书籍的写作形式进行仿写,写出一些相同主题或者是运用相似写作手法创作的文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写作学习效果。

(三)做好阅读和写作的衔接教学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合理衔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终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便应当处理好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以阅读来辅助学生获取知识,以写作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基于阅读和写作本身便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教师要重点注意衔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所能采用的最佳衔接方式有几种,比方说,最经典的便是仿写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模仿遣词造句,也可以模仿文章作者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模仿文章的体裁,模仿文章的谋篇和布局。例如,在教学到《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文章中对狼牙山的环境、五壮士的精神进行了重点描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的写作形式,学习文章作者在进行描写时所运用的词语,以此来进行仿写。再或者是以补白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方说,文章《穷人》后面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补上这部分内容,以此来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衔接。

三、结语

在语文的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素养。阅读为写作提供创作的资源和“能量”,写作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文字的实践价值。在教学中,不宜将阅读与写作分开来组织,而应将之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需求,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应注重三个策略的运用:第一,找到主线使读与写有机关联起来;第二,把握好积累的方向,使学生完成综合、全面、有质的积累;第三,抓住阅读对象的特点、亮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方向地进行仿写。

参考文献:

[1]高喜军.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 [J]. 语文世界, 2024, (14):92-93.

[2]任佳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J]. 作家天地, 2024,(06):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