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路径探讨
郑丽楠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胜利小学 0284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运用各种平台工具,探索其中的功能,将更多优质的情景式资源带入到课堂之中,或是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发挥潜能,展开对数学信息的提取与摘录、分析与处理、迁移与运用等,在潜移默化中建立高阶思维,形成核心素养,全面呈现出教学的效能。本文立足于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经验,展开了二者融合的策略论述。
一、发挥现代技术价值,推进重难点讲解
1.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功能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数字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就是清晰直观和生动形象此方式往往可以将一些立体图形进行多维度的展现。学生往往能从更有效的视角来展开多维度的观察,立足于教师的动态性视频或者是一些画面图片的分解,来剖析一个空间结构中所具有的各个方面。另外这种方式所呈现的一些清晰成像更是能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支持。当学生在被这些因素所感染后,他们会在自己脑海中完成一个印刻,并且立足于自己的思维和感知来完成属于知识的建构;其次,笔者认为数字化技术还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输出的优势,其方式往往能够改变教师一些在知识呈现方面上的弱势。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可以运用技术来迅速地展示一些画面或者是场景图片,不再受到传统模式下仅书写模式的局限,以更加灵动和巧妙的方式来实现知识间的组合和穿插呈现等等,让整个教学的推进历程变得更加活灵活现,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最大化地节约课堂的时间等等,引导学生以多维度观察为基础来展开思维的发散,体会各种数据与框架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量感素养的不断提升。
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依据教学案例来论述,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圆柱体的表面积》一主题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发挥信息工具的价值来推进教学,引导学生结合直观的感知,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重点解析侧面积的求法等,帮助学生通过直观想象活动,在脑海中还原立体图像结构,逐步探索出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公式。在实践中,教师更是呈现动态性的视频,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深度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逐步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运用信息技术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把曲面转化成平面,使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
力能够得到锻炼。
二、突出现代技术优势,焕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生为本”理念下数学教学推进的重要方向。而信息技术所富有的生动形象的特征,则可以充分地契合教学推进需要,以及学生实际需求,所以数学教师也应充分实现对信息技术功能的探索,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一些事物或是热点问题来进行资源画面引进,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逐渐达成一种理想的状态来参与数学思考与探索学习,并且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获得最优的学习成果。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论述。在进行人教版《克与千克》一主题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发挥信息工具的价值来推进教数学时,呈现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动画元素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展开对这两个概念的解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明确克与千克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等,进而建立知识的表象,为他们今后展开的学习以及迁移运用提供有力的基础。又比如,在进行《小数的应用》一主题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技术来展现有趣的生活化环境“在商场买玩具”。而每个玩具都标注了具体的价格,运用信息科技赋予学生一系列的感官刺激,促使他们实现相应的数量和价格运算,展开总价的计费等等,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在无形中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三、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本身的功能与特质,为数学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因此,新时期的教师需要展开多维度的探索,发挥出这一技术高效率和高质量输出的优势等,实现知识的组合和穿插呈现等,引导学生以多维度观察为基础,来展开思维的发散,在脑海中还原立体图像结构,为学生的迁移运用提供有力的基础,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与数据运算能力,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袁玲.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J].小学生(中旬刊),2023(06):100-102.
[2]王海云.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23(Z1):96-98.
[3]王建珍.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2(3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