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黄山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法静
赤峰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1 引言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智慧旅游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23年工信部和文旅部出台了《关于加强 5G+ 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推广5G 网络覆盖和智慧旅游应用营销管理。黄山逐步完善了数字化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和 AI 赋能文旅服务。黄山市开始设立短视频与微短剧创作基地,打造新媒体营销矩阵。安徽省出台《大黄山全球数字游民集聚创业地建设行动方案》,黄山结合新媒体传播,利用智慧平台建设,推动了黄山旅游业的发展。
2 黄山概况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核心景区约占160.6 平方公里,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也是“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名字来源于黄帝炼丹的传说,黄山周边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历代众多的文人题刻遗迹。黄山的主要旅游景观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 旅游发展历程
在古代,黄山是文人墨客喜欢的游览胜地,徐霞客曾经两次来黄山,画家渐江、石涛也创作过关于黄山题材的作品。近代 20 世纪 70 年代,黄山建设了温泉疗养院,以疗养为主,国民政府开始在黄山规划旅游项目。20 世纪 80 到 90 年代,黄山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入选了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和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0 到2010 年,黄山景区建设了云谷、玉屏、太平索道,完善了基础设施,成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2010 年至今,黄山景区已经成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建设了智慧景区,通过新媒体推广营销。
4 新媒体对旅游业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旅游业的营销模式,。以前旅游业的宣传营销模式主要是广告,现在旅游业主要是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发布短视频、文案、直播进行宣传推广。旅游博主通过短视频宣传景区比以往的广告宣传会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和曝光度,例如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爆火都是通过网络各个平台的宣传。景区会因为网络上一条爆火视频客流量迅速增加几十倍,超过80% 的游客都会先在网络上看景区的视频图片评价再决定是否去。新媒体经济下,旅游产品得到了更多的创新,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虚拟旅游,景区使用 VR/AR技术,游客可以 VR 全景游览,游客扫描景区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景点的历史故事,路线分布。游客可以体验沉浸式文旅项目,比如西安《长安十二时辰》和上海迪士尼“奇幻童话城堡”。新媒体加速了一个城市、景区、古城的爆火,但也会因为客流量的激增导致出现太多负面评价。传统旅游业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携程、飞猪等平台需要接入短视频功能,并与抖音、快手合作引流。小型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直播来增加曝光,低成本吸引游客。
5 黄山在新媒体和智慧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黄山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需继续改进完善,景区内部分区域5G 信号不稳定,影响游客实时分享。景区各部门的数据系统还是独立运行,继续建立统一数据平台,有利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效率。黄山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太单一,局限在景区的展示,缺乏内容创新。虽然景区内有 AI 导览、VR体验等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多停留在展示层面,实用性和互动性不足。景区还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和数字技术的员工还是不足,对景区内工作人员的数字技能培训还是不够完善。
黄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景区建设。黄山景区面临投入产出比问题,为了实现智慧化旅游,景区进行智慧化改造成本太高,短期收益不明显。景区内游览需要人脸识别和位置数据的采集,使得游客信息安全风险较大。景区过度智能化,导致老年人游览获取信息困难,缺乏人文温度。
6 黄山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构建
构建智慧化生态体系,实现 5G 网络的全覆盖,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传感器建设一体化监测系统。开发松材线虫病预警、客流热力图,建立古树名木 DNA 数据库、摩崖石刻三维扫描。进一步完善智能导览系统,建立多语种无障碍沟通系统,方便外国人使用建立游客画像系统,为不同个性的游客提供路线推荐。注重文旅新业态培育,发行数字藏品,打造元宇宙体验馆,推出 VR 演出,开发研学旅游 AI 课程。智慧农旅结合,让游客可以体验 AR 采茶项目。游客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农家生活,采摘农产品,品尝新鲜蔬菜水果,延长旅游消费时间。黄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生态监测,利用 AI 机器人巡山,所有游客都使用碳足迹计算。AI 机器人巡山可以实时监测景区内的一草一木,有任何风险都可以及时发现。
黄山要构建协同管理平台,建立黄山指挥中心,景区部分的所有数据共享,时刻关注舆情。黄山的发展离不开保障体系,成立黄山数字文旅研究院,设立智慧旅游专项发展基金,制定《黄山智慧旅游建设标准》,实施数字化人才"迎客松计划"。由于景区的过度智能化导致老年人不会使用,景区可以增加工作人员增设一些工作点,帮助老年人获取景区信息,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问题,还提升游客体验。景区利用时空码预约分流机制,可以有效调控客流,避免节假日周末游客出现拥堵,确保游客游览安全与舒适度,提升游客体验,实现服务精准化和客流科学调控,让黄山的旅游运营更完善。对所有游客画像深度分析,景区调整完善,增设个性化项目,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还可以提升景区知名度。
7 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驱动下,黄山智慧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四位一体发展路径,表现在科技赋能、沉浸体验、生态协同、全域联动方面。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做好景区宣传推广,让游客在网络上可以看到黄山景区全貌。景区实现AR 导览可以提升游客体验,对游客画像分析,了解游客个性化需求。利用AI巡山机器人,碳足迹追踪,保护黄山的生态环境。构建元宇宙体验馆和智慧农旅新业态,吸引更多游客,打造个性化服务。新媒体激活旅游生态,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提高重游率和生态保护效率,确立世界遗产地智慧旅游新范式。
展望未来,黄山需新媒体技术与历史文化深度结合,开发新媒体技术与徽文化、徐霞客游踪等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项目,让科技成为文化传承的“活化载体”。构建全域联动的网络,以黄色为核心向周边扩展,利用新媒体打造智慧旅游圈。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应将生态保护与智慧管理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方案,通过国际新媒体平台分享“黄山模式”。黄山景区未来应努力成为文化传播者、生态守护者、产业引领者,在新媒体视域下重新定义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子.新媒体视域下山西旅游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5,(05):104-106.
[2]方娜.新媒体视域下云台山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西部旅游,2025,(05):52-54.
[3]鲍晓楠,贾书敏.基于游客体验的黄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发展水平评价分析[J].旅游纵览,2024,(05):98-100.
[4]李燕,文超祥.新媒体视域下旅游景点评价及提升策略[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 风景环境规划).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440-448.DOI:10.26914/c.cnkihy.2023.043558.
作者简介:法静(1997.03-),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