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

作者

郭斌

福建省寿宁县第二中学 355501

引言

大单元教学作为新课标实施的重要抓手,通过主题统整的教学设计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重组。这种教学模式将语言学习置于真实情境中,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其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同时,大单元教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推动英语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导向,对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一、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特征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特征体现在主题性、整合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

主题性强调以单元主题为统领,围绕核心话题展开教学。主题需贴近学生生活或社会热点,如环保、科技、文化差异等,通过主题串联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和思维训练,避免碎片化学习。

整合性表现为对教学资源的系统化重组。教师需打破教材固有顺序,将词汇、语法、听说读写技能与跨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例如在“节日文化”单元中,可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同时补充影视、歌曲等多元素材,构建完整知识网络。

实践性注重真实情境中的语言应用。通过任务驱动,如调查报告、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语言。任务设计需层层递进,从基础操练到创新表达,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者相互支撑,共同推动学生从知识积累转向能力提升,实现新课标对深度学习的要求。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面临的难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与能力不足

当前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许多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仍停留在单课时知识传授层面,缺乏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系统把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如何深入挖掘主题意义、实现跨学科整合存在明显困惑,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依然突出。同时,教师普遍缺乏开发大单元课程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在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递进式任务链等关键环节上力不从心。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操指导,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目标。

(二)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适应性挑战

大单元教学强调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但初中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跟上高要求的综合性任务。例如,在项目式学习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主导小组活动,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被动参与甚至边缘化。此外,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可能对自主探究、批判性思维等学习方式不适应,影响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成为大单元教学实施中的一大难题。

(三)教学资源与评价体系不匹配

新课标倡导的大单元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真实语料、跨学科素材、多媒体资源等,但部分学校资源有限,教师难以获取合适的辅助材料。同时,现有教材的编排仍以知识点为主,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重新整合内容,增加了备课负担。此外,传统评价方式侧重语言知识考查,而大单元教学更关注过程性表现和综合能力,如合作能力、思维品质等,但如何科学设计多元评价体系,避免流于主观,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一)以主题为引领,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要求教师突破传统单课时教学,围绕单元主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内容和思维训练。教师需深入解读教材,提炼单元核心主题,如"环保""科技"或"文化差异",并以此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呈现,将词汇、语法、听说读写技能有机融合,避免碎片化学习。同时,适当补充跨学科资源,如结合地理知识探讨环境问题,或引入历史背景理解节日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主题引领的教学路径能增强学习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使语言学习更具意义。

(二)创设真实情境,推动任务驱动式学习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情境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立足单元主题,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活化任务场景。比如围绕环境保护主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垃圾分类调研活动;针对文化交流单元,可设计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各国传统节日。这些情境任务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基础词汇句型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综合性语言输出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主题演讲等实践性任务,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

(三)实施多元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与能力发展

传统评价方式侧重终结性测试,难以全面反映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新课标要求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小组互评等方式记录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如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合作的积极性等。同时,设计开放性的成果展示评价,如戏剧表演、项目汇报等,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还能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能力发展,而非仅追求分数,从而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标。

结束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主题引领、情境创设和多元评价的系统设计,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未来需要持续探索创新,优化教学实践,使大单元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推动英语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艳.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5,(06):66-68.

[2]纪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16):41-42.

[3]孟红.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J].天津教育,2023,(3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