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仪表智能化发展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左宁

37030519921103073x

摘要: 本文聚焦电气仪表领域,深入探讨其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及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剖析传统电气仪表的不足,阐述智能化电气仪表的核心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通信技术等,详细介绍智能化功能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控制、故障诊断与预警方面的体现,分析其在工业自动化各环节如流程制造、离散制造、能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探讨面临的技术标准统一、网络安全、人才适配挑战及应对策略,旨在推动电气仪表智能化进程,助力工业自动化水平提升。

一、引言

在当今工业领域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工业自动化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关键驱动力。电气仪表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 “眼睛” 与 “触角”,其发展走向对整个工业体系有着深远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入,电气仪表正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快速迈进,为工业自动化注入全新活力,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二、传统电气仪表的局限性

(一)测量精度受限

传统电气仪表受限于传感器技术与信号处理能力,在测量复杂电气参数(如高频信号、微弱电流)时,精度难以达到高精度工业生产需求。例如在电子芯片制造过程中,微小的电压、电流波动都关乎产品良品率,传统仪表易出现测量偏差,无法精准反馈关键信息,影响生产工艺优化。

(二)功能单一性

多数仅具备基本测量功能,数据显示形式简单,难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存储与复杂运算。如传统电压表仅能直观展示电压数值,无法自动判断电压异常波动原因,亦不能依据历史数据预测电压趋势,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数据多元处理需求。

(三)缺乏交互性与远程操控性

与外部设备通信困难,基本依赖人工现场读取数据,操作不便且效率低下。在大型工业厂区,运维人员需奔波于各仪表位点,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难以及时响应生产变化,远程调控更是无从谈起,阻碍自动化生产流程协同。

三、智能化电气仪表的关键技术

(一)智能传感技术

采用新型敏感材料与高精度传感器,如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微纳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能捕捉微弱信号,拓宽测量范围,提升测量精度与灵敏度。同时,传感器内置智能芯片,可对采集数据预处理,降噪、放大、模数转换一体化,为后续精准分析奠基。

(二)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

集成高性能微处理器,如 ARM 架构处理器,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RTOS 等),赋予仪表强大数据运算、逻辑判断与存储能力。仪表能依据预设算法实时处理测量数据,如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电力谐波,自动生成测量报告,实现智能化功能拓展。

(三)通信技术

搭载多种通信接口,有线的如工业以太网、RS485,无线的如 Wi-Fi、蓝牙、ZigBee 甚至 5G。借助通信网络,仪表可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中控系统、云平台,接收远程控制指令,无缝融入工业物联网架构,实现数据交互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四、智能化电气仪表的智能化功能体现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化

1.多参数同步采集:可同时精准测量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多种电气参数,且各参数测量互不干扰,为全面分析电力系统状态提供一手资料。例如在变电站监测中,一次性获取各线路关键电气量,助力电网运行态势感知。

2.数据深度挖掘:利用内置算法对采集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有效值、峰值因数、三相不平衡度等特征量,挖掘数据隐藏信息,辅助判断设备运行健康状况,提前发现潜在隐患。

(二)自动控制功能强化

1.闭环控制集成:依据测量结果自动反馈调节,如在自动化生产线电机驱动系统中,电气仪表实时监测电机电流、转速,一旦偏离设定值,立即向控制器发送信号,精准调整电压、频率,维持电机稳定运行,保障生产节奏。

2.智能逻辑控制:基于预设逻辑规则,仪表自主决策操作。如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强、人员活动情况,通过仪表判断自动开关灯、调节亮度,节能增效,优化室内环境。

(三)故障诊断与预警智能化

1.实时故障监测:持续分析电气参数动态变化,对比正常运行阈值,一旦参数异常波动超界,迅速锁定故障部位。如通过监测变压器油温、绕组电流,及时察觉绝缘老化、短路故障先兆。

2.故障预警推送:借助通信技术,将故障信息、预警等级实时推送至运维人员手机、中控平台,附带故障可能原因与初步处理建议,为抢修争取时间,降低故障损失。

五、智能化电气仪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流程制造行业

在化工、石油精炼等流程工业,大量智能化电气仪表部署于生产线各环节。从原料输入到产品产出,全程监测管道流量、反应釜温度压力、电机运行参数等。通过中控系统集成,依据仪表反馈实时调控生产流程,确保化学反应稳定进行、物料精准配比,提升产品一致性,保障安全生产,降低次品率与能耗。

(二)离散制造领域

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等离散制造中,电气仪表用于机床设备状态监控、机器人运动参数测量、生产线电力分配管理。例如在数控机床加工时,仪表实时监测刀具切削力、主轴转速、进给量,辅助优化加工工艺,预防刀具破损;在自动化装配线,保障机器人精准定位、高效协作,提升生产柔性与效率。

六、智能化电气仪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一)技术标准统一难题

1.问题剖析:不同厂商智能化电气仪表技术路线各异,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接口规范不统一,导致系统集成时兼容性差,中控系统难以无缝对接多品牌仪表,增加项目实施难度与成本,阻碍智能化推广。

应对策略: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应加快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涵盖通信、数据交互、安全等方面;鼓励厂商参与标准制定,推动产品兼容互认,促进产业生态良性发展。

(二)网络安全隐患

1.问题剖析:智能化使电气仪表接入网络,暴露于网络攻击风险下。黑客可能篡改仪表测量数据、干扰控制指令,引发生产事故;恶意软件入侵还可能窃取企业生产工艺、能耗数据等核心机密,危害企业利益。

应对策略:采用加密通信技术(如 SSL/TLS)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内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定期更新安全补丁;对关键仪表设置访问权限、审计日志,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七、结论

电气仪表智能化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虽面临技术标准、网络安全、人才等挑战,但凭借关键技术突破、智能化功能拓展、多领域应用落地,借助标准统一、安全加固、人才培育之力可突围。持续推进电气仪表智能化进程,将全方位赋能工业自动化,提升工业竞争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晓风,边凯瑞,祁蕾. 霍尔传感器在电气仪表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4,8(11):267-269. DOI:10.19772/j.cnki.2096-4455.2024.11.082.

[2] 杜春红.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浅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4162.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8.09.007.

[3] 甘嘉文,李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3845-3845. DOI:10.3969/j.issn.2095-2104.2016.1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