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及模块化培训体系构建
孙红梅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一、引言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校园规模持续扩张,学生数量不断攀升。高职校园集教学、实训、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人员高度密集,电气设备众多,加之各类教学活动频繁,这些特点使得校园面临较高的火灾风险。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其消防安全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稳定以及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若学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深入探究高职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并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成为保障校园安全、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任务。
二、高职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消防安全知识匮乏
多数高职学生对基础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不足。如在火灾成因方面,仅了解常见的明火引发火灾情况,对电气故障、化学物质反应等潜在火灾因素认识模糊。对于消防设施,很多学生虽知晓灭火器、消火栓等常见设备名称,但对其适用范围、操作方法一知半解。在火灾报警环节,不清楚报警时需准确提供的关键信息。这种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身边的火灾隐患,在火灾发生初期也无法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在日常行为中,部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凸显。例如,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电炉等,全然不顾可能引发的电路过载风险;私拉乱接电线现象屡见不鲜,为火灾发生埋下隐患。还有学生在校园内随意丢弃烟头,在严禁烟火区域违规用火。面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未真正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三)消防技能实操能力欠缺
实际操作能力是应对火灾的关键。然而,高职学生普遍缺乏消防技能实操训练。多数学生未亲自操作过灭火器,在模拟火灾场景下,难以迅速、准确地按照 “一提、二拔、三握、四压” 的步骤进行灭火操作。对于消火栓的连接、水带展开以及水枪使用等技能,更是缺乏实践经验。在火灾逃生方面,不熟悉正确的逃生姿势,如弯腰低姿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也不了解如何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在紧急情况下极易陷入慌乱。
(四)消防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
从学校层面看,消防安全教育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未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体系,即便开设相关课程,也多以讲座、报告形式呈现,课时有限,难以深入系统地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生动案例、实践演练等环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如消防实训设备陈旧、数量短缺,无法满足学生实操需求。
三、模块化培训体系构建
(一)理论知识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培训体系的基础,涵盖丰富内容。在火灾基础知识方面,详细讲解火灾的分类、成因、发展阶段等,让学生全面了解火灾本质。消防法律法规部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规,明确学生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消防设施设备知识板块,对灭火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进行深入讲解,包括其原理、构造、维护要点及适用场景。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演示,播放火灾案例视频、消防设施动画演示等,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二)实操技能模块
实操技能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实际应对火灾的能力。在灭火器实操训练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让学生在模拟火灾场景下反复练习操作,确保熟练掌握使用技巧。消火栓操作训练方面,设置专门训练场地,指导学生正确连接消火栓、展开水带、喷水灭火。火灾逃生技能训练通过搭建模拟逃生通道,设置烟雾、障碍物等场景,让学生实践弯腰低姿前行、利用绳索等工具逃生以及在烟雾环境
中辨别方向等技能。
(三)应急演练模块
应急演练模块能够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火灾场景中锻炼应急反应能力。学校定期组织综合消防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火灾场景,如宿舍火灾、教学楼火灾、实训楼火灾等。演练前,制定详细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学生疏散路线。演练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方案执行,模拟火灾报警、人员疏散、灭火救援、医疗救护等环节。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估,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如疏散速度慢、部分学生行动慌乱等,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演练方案,提升演练效果。
(四)考核评估模块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涵盖模块内各知识点,全面考查学生对消防安全理论的掌握程度。实操技能考核在专门场地进行,设置多个考核项目,由专业教师按照标准评分,重点考查学生灭火器使用、消火栓操作、火灾逃生等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性。应急演练考核根据学生在演练中的表现,包括响应速度、行动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各项考核成绩,对学生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成绩不合格学生,安排补考和针对性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培训要求。
四、模块化培训体系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培训体系的关键。学校选拔具有消防专业背景或丰富消防安全工作经验的教师,组建核心师资团队。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消防领域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同时,邀请消防部门专家、消防企业技术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为学生带来最新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通过内培外引相结合方式,建设一支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消防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二)资源和制度共同保障
在硬件资源方面,加大对消防实训设备的投入,购置先进灭火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模拟装置等,建设专门消防实训场地,打造逼真火灾模拟场景。软件资源上,购买专业消防安全教育教材、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消防安全教育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此外,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等外部资源支持,与消防部门、消防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教育资源。
另外,还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学校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明确各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完善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监督小组,定期对培训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将学生消防安全培训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五、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该体系,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为校园安全稳定筑牢坚实防线,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高职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耀茹,杨健,魏童童. AI 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J]. 消防界(电子版), 2024, 10 (13): 67-69. DOI:10.16859/j.cnki.cn12-9204/tu.2024.13.018.
[2]韩明星. 中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消防模拟演练平台开发研究 [J].消防界(电子版), 2024, 10 (05): 42-44. DOI:10.16859/j.cnki.cn12-9204/tu.2024.05.004.
[3]苏晓轩,李多闻. 我省开展校园及校外机构消防安全大检查[N]. 江苏法治报, 2024-01-30 (004). DOI:10.28466/n.cnki.njsfz.2024.000308.
[4]刘永良. 校园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消防监督管理 [J]. 水上安全, 2024, (02):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