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创新研究
陆丽军
江苏省常州经开区冯仲云小学
一、引言
在教育持续发展的如今,核心素养已然变成了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关键词汇。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一方面承担着筑牢学生语文知识根基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还肩负着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作业是教学活动向外延伸的重要部分,传统的作业形式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着某些局限性,无法有效地推动学生从掌握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化。所以,探寻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的创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概述
2.1 核心素养内涵
学生在学段教育中逐步形成涵盖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个人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领域,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不同维度。这些素养彼此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成为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2.2 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高段作业大多是书面作业形式,主要侧重于对知识加以重复巩固,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育有所忽略。反观实践性作业能够突破课堂和生活之间存在的界限,使得学生可以在实际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已经学到的语文知识,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诸多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全面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创新原则
3.1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出色的学习引导者。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教师务必周全考量学生的兴趣所在,要把作业内容同学生感兴趣的各类话题、多样场景紧密融合。例如,可以参照热门的影视作品,或融入游戏中的元素规划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里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
3.2 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作业设计务必要具备层次性。因此,应设置基础、提高、拓展这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其作用在于对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提高作业的难度处于适中的程度,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够提升这类学生对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拓展作业则带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置,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探究精神。
3.3 开放性原则
实践性作业需要打破传统作业所具有的封闭特性,要在作业内容层面、作业形式层面以及评价层面等诸多方面给予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作业内容并非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其可以涉及到生活领域、社会领域等多个不同的方面;作业形式方面要大力鼓励多样化的呈现,如撰写调查报告、开展手工制作、进行角色扮演等;评价的方式同样也应当走向多元化,除了教师给予评价之外,还能够引入学生自己开展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多种形式。
四、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创新类型
4.1 阅读拓展作业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拓展作业,例如,在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之后,可以给学生推荐和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书籍,并要求学生动手制作读书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包含书籍内容的简要介绍、好词好句的摘抄以及个人的感悟等。以学习《落花生》来举例说明,可以向学生推荐像《白杨礼赞》等借物喻人的文章,让学生将其进行对比阅读,仔细分析不同作者借助事物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4.2 实践体验作业
把课文内容和实践体验作业相结合开展作业,能够使学生收获直观的感受。例如,对于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家庭小菜园的种植活动中,让学生们亲手播种、浇水、施肥,直至最后收获花生。在此期间,要求学生记录种植过程里的观察情况形成日记,细致描述花生的生长变化,同时分享自己在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把劳动体验转化成文字表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4.3 跨学科融合作业
教师应突破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精心设计跨学科相互融合的作业形式。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和美术学科实现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依据诗词所营造的独特意境创作一幅画作;同时,还能和音乐学科相融合,让学生为诗词精心谱写出曲子并且进行演唱。而在学习《赵州桥》的过程中,又可以与科学学科紧密结合,深入探究桥梁所涉及的力学原理,并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简易的桥梁模型,不但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刻,而且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4 游戏化学习作业
为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程度,应设计带有游戏化元素的学习作业。例如开展名为“汉字大闯关”的游戏作业,把生字词巧妙设计成字谜、汉字拼图等关卡形式,学生便能在破解谜题以及完成拼图的具体过程里,对字词知识加以巩固;而在文言文学习方面,可组织“古文角色扮演”游戏,安排学生分组演绎课文中的故事,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与动作对古人的对话及情节予以诠释,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知识得以更扎实地被掌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着眼点的小学语文高段实践性作业创新,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遵循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这类相关原则,设计诸如阅读拓展、实践体验、跨学科融合等多种创新类型的作业,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际运用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的方式方法,让实践性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婷婷. 大概念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创新实践 [J]. 华夏 教师, 2025, (18): 99-101. DOI:10.16704/j.cnki.hxjs.2025.18.020.
[2]方巧玉.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 11 (19): 39-41.
[3]盛泽明. 作业显效 减负增效——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 11 (19):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