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分析

作者

杨风姣

身份证号码:410781199003203668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中,电力系统是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在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中,由于技术水平不高,通常安排人员负责管理工作。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电力系统中断,不仅会降低管理效率,还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威胁工作者的身心安全。因此,在新时期下,需要及时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创新电力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方案,确保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内涵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在电力工程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涵盖了从发电设备的自动控制、输电线路的智能监测,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调节以及电力系统整体的调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利用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并通过预设的控制算法和逻辑,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以确保电力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2.1 电网调度中的运用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指挥中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构建了智能化、高效化的调度体系。该体系以计算机为核心,融合显示器、服务器、工作站及网络系统等辅助设施。通过分布在电网各节点的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如线路潮流、母线电压、发电机出力等。这些数据经高速通信网络传输至调度中心,计算机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算法,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评估与预测。依据评估结果,调度人员可通过自动化系统远程下达调度指令,控制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分配与电网的稳定运行。

2.2 输电与配电环节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输电环节,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的监测与保护。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温度、覆冰等参数,及时发现线路异常情况,如线路过载、短路故障、设备老化等,并自动启动保护装置,隔离故障区域,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同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输电系统的优化调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电力需求和电网运行状态,合理分配电力资源,降低输电损耗。在配电环节,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进行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隔离,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2.3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运用

(1)电气自动化与计算机系统的融合模式。在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了高效的电力信息管理与控制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基础平台,承载着电气自动化软件与应用程序。通过数据采集接口,实时获取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并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电气自动化软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与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与处理,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同时,借助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图形化界面,为运维人员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便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与管理。(2)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提升效果。这种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在信息记录与反馈方面,计算机操作系统可实时、准确记录电力信息,如设备运行时间、操作记录、故障信息等,为电力工程运维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同时,能及时反馈电气设施运行状态,使运维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设备情况。在信息准确性控制方面,电气自动化软件通过数据校验、对比等算法,有效减少信息误差,提高数据质量。在电力工程管理效率方面,借助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可对电力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未来电力需求,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与电网检修计划,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与电力工程管理的科学性、精细化水平。

2.4 智能控制技术层面

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从某种层面而言,能够取代部分人工作业模式,实现电力系统的远距离操控。这不仅保障了每位工作者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作业与实践工作,更体现了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的先进理念。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此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预警系统故障,有效避免因故障导致的运行中断或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此技术可替代人工完成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另外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精准把握系统运行规律,从而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比如调度中心的智能调度系统运作中,工作者应用了智能控制技术,有效进行远程作业的安全性保障。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检修作业。工作者利用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搭建远距离视频监控平台。

2.5 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的运用

(1)系统架构与工作流程。在电力工程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该系统由高速数据通讯网、工程师工作站及过程控制单元构成。过程控制单元作为核心组件,实时采集电气量、热电偶、热电阻等多种信号,涵盖发电机、汽轮机、锅炉等发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采集到的数据经高速数据通讯网传输至工程师工作站,工作站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运算,生成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报告及控制指令。根据指令,过程控制单元对发电设备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对发电过程的自动化监测与调控,保障发电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2)对发电厂生产运行的保障作用。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有效提升了发电厂生产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实时监测发电设备运行参数,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如当汽轮机振动超标或锅炉水位异常时,系统迅速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如调整汽轮机转速、调节锅炉给水流量等,避免设备损坏与事故扩大。同时,借助自动化控制功能,优化发电设备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将更深入广泛。传感器技术将向高精度、小体积、低功耗方向发展,为智能监控系统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不断优化,使自动化调度和故障诊断技术更智能、自适应,更好应对复杂电力系统环境。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与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更智能、高效、可靠的电力网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立新.简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市政供水方面控制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4,(23):128-130.

[2]朱福成.高原瓦斯隧道施工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4,38(06):1366-1368.

[3]陈智敏.机电及自动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2024,29(2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