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的功能与实现方式
次仁德吉
昌都市察雅县王卡乡文化服务中心 西藏昌都 854300
引言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加速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基层社会矛盾凸显,诸如土地征用、资源分配等问题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多,处理不当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威胁社会稳定。传统行政调解和法律手段虽必要,却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此形势下,探索柔性、可持续治理方式迫在眉睫。群众文化作为扎根基层、贴近生活的文化形态,有情感共鸣强、传播广、参与门槛低等优势,能缓解社会紧张情绪、增强社区凝聚力,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群众文化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发挥着多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首先,它为居民提供了情感交流与心理疏导的平台,通过文艺演出、邻里茶话会、心理咨询讲座等形式,帮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表达情绪、释放压力,有效缓解因误解和积怨引发的矛盾冲突。其次,群众文化承载着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使命,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会风尚,减少因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摩擦。再次,丰富的文化活动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个体更愿意融入集体,以协商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分歧。最后,群众文化也是政策宣传的重要载体,借助文艺表演、广播展板等多样形式,将法律法规、惠民政策通俗易懂地传达给群众,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从源头上预防因误解而产生的社会矛盾。
二、群众文化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实现路径
(一)健全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是推动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地制宜地建设多功能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健身广场、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要完善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推动文化资源下沉,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供给”的文化服务模式。例如,可通过引入社会组织、文化企业、志愿团队等方式,共同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与传播,提升服务质量与覆盖广度。此外,还应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群众、接地气、有热情的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确保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只有构建起高效、普惠、优质的文化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其归属感与幸福感,从而有效缓解因文化缺失引发的社会矛盾。
(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此,必须根据地方特色和群众喜好,设计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文化项目,使文化活动既具娱乐性又富教育功能。例如,可举办“邻里文化节”,通过家庭才艺展示、百家宴、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增进邻里感情;开展“乡村大舞台”活动,鼓励村民自编自演,展现农村新风貌;组织“法治文艺巡演”,将法律知识融入小品、快板、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实现普法教育与文化娱乐的有机结合。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因观念冲突、信息闭塞或情绪积压而产生的社会矛盾。通过不断优化文化内容供给,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认同,在互动中消除隔阂,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聚心的目标。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是群众文化的主要承载平台,也是化解基层矛盾的关键场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文化志愿者的作用,推动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文化活动机制。例如,可在每个社区设立“文化联络员”,负责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并建立“兴趣社团库”,如读书小组、合唱团、书法班、舞蹈队等,定期开展活动,吸引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广泛参与,增强社区凝聚力。此外,还可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如清明追思朗诵会、端午民俗体验、重阳敬老周等,强化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贴近居民生活的文化实践,不仅能活跃社区氛围,还能在日常交往中增进了解、化解误会,为构建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社区治理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亟需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提升影响力与覆盖面。例如,可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开设“社区文化在线”“百姓故事汇”等栏目,通过短视频、直播、图文推送等形式,实时展示社区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和老年人的关注与参与。此外,还可以打造“云上文化站”,搭建线上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电子图书、艺术课程、远程讲座等数字文化服务,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群众文化的传播效率,也增强了文化活动的互动性与参与感,有助于在更广泛的群体中传播正能量、凝聚共识,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群众文化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或法律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更加重视文化的力量,尤其是群众文化的柔性治理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推动其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文化搭台、治理唱戏”的良好局面,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华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分析[J].戏剧之家,2021,No.373(01):197-198.
[2]张星星.关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