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及建设

作者

胡代芳 韩辉

1.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 408000;2.陆军勤务学院,重庆沙坪坝 401311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自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SKSZ052。

作者简介:胡代芳(1994— ),女,汉族,重庆巫溪人,硕士、长江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韩辉(1993— ),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陆军勤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摘要:数字化时代下,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线上沟通软件等工具迅速普及,自媒体成为信息获取与传播的主要发展趋势。这虽然切实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但却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多重影响。作为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与关键性路径,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境遇与建设思路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展开如下探究。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现实境遇;建设思路;分析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数据信息、发表言论的渠道更为多元便捷,这切实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格局。这一背景下,数据信息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虽然给社会与民众带来了一定便利,但由于数据信息过量,我们无法完全保障其实际内容正向且健康,极易有不法分子宣传并传播不良言论,进而影响到民众的思想价值取向和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透彻把握自媒体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境遇及现存问题,并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设思路与解决对策,进而保障其指导地位,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境遇

(一)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冲击

自媒体时代下,客户端与移动端相对普及,各种线上沟通软件和第三方渠道多元且泛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速度性,却也降低了信息传播与发表言论的门槛。这种情况下,各种声音纷至沓来,各类数据信息内容类似但其真实意图不明,这导致民众在海量磅礴的数据信息中难以存真去伪,一些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极易导致缺少明辨是非能力的民众对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误解或不信任。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文化冲突日益凸显,民众对多元文化及文化意识形态持不同意见,这也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冲击。此外,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反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等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不仅会损坏民众的根本利益,也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二)意识形态管控能力的弱化

传统媒体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于官方媒体。相关数据信息表明,在自媒体未得到全面普及前,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极高,极受民众喜爱与认同。而官方媒体所公布传播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审查与筛选的,这全面保障了传播数据信息及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自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无门槛、速度快,任何人都能根据自身观点发表言论和看法,这使得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界限模糊,不仅削弱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在极大程度上突破了官方对媒体的管控范围。不仅弱化了对意识形态的管控能力,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主流意识形态维护难度的加大

在自媒体平台上,信息发布者众多,任何人都能够发表视频或言论。然而当前自媒体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尚存缺失、有待完善。一些不法分子极易钻法律漏洞或搞一些“文字游戏”,导致虚假失真、过时错误的信息泛滥。这些数据信息充分利用了民众的猎奇心理和信息不对称的弱点,通过搞噱头或概念模糊等方式博取流量、引导社会舆论舆情发展方向,极易引发社会认知混乱,激化社会矛盾。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欺诈与网络暴力,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进一步增大了维护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难度。

(四)传统媒体时效权威性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凭借其现场性、及时性和无需审批审查等特点,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优先话语权。相比较之下,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流程复杂,审核制度权威且完善,这虽然提高了数据信息及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但时效性不足,致使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权威性及其社会功能急剧下降。长此以往,会形成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不良现象。同时,传统媒体的监管模式相对滞后,无法对自媒体信息与新媒体内容进行严格监管与监督指导,这严重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极易导致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信任危机。

二、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思路

(一)积极开辟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新阵地

应通过多元方式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并开辟新媒体时代下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一方面,可科学合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账号、论坛贴吧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数据信息和新闻言论,通过这种方式打造极为贴近民众的接地气、易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全面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应通过多元方式优化创新数据信息的传播方式,采用图文视频或音频、动漫、小短片等多元形式宣传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切实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整体效能及其吸引力,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民众形成正向思想价值取向,全面保障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二)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新媒体平台监管与引导

政府应起到统筹全局作用,依据新媒体平台运营现状及数据信息的真实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健全完善的新媒体平台监管制度与体系,明确指出新媒体平台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种方式全面强化对新媒体平台及其内部数据信息的监管力度。同时,建立健全完善数据信息内容审核机制,一经发现错误虚假或失真过时、有不良引导性的数据信息,应立即进行深度清理和全方位严厉打击,全面保障新媒体平台上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绿色健康性。此外,政府应通过多元方式对新媒体平台进行引导,鼓励其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向思想价值取向。

(三)加强教育导引,强化社会舆论引导

自媒体时代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通过多元方式全面强化教育引导力度,以切实提高民众的明辨是非能力和存真去伪能力。可以将信息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通过案例分析或图文视频等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全面强化媒体素养教育力度,通过纸质宣传或图文视频等方式,向民众传播辨别数据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民众的批判性思维和辨别能力。也可通过举办讲座或培训活动等方式,提高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和深度理解;借助主流媒体或新媒体渠道宣传弘扬主流价值观,促使民众清晰明确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和指导价值。同时,安排专职队伍或专员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或舆论风向,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解和谣言,保障网络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此外,全面强化网络舆情的监督力度和分析力度,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消除处理不良信息,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冯轶女.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8):198-200.

[2]崔璨.基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9(03):150-151+170.

[3]朱卓.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策略[J].记者观察,2022, (3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