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GIS的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研究

作者

谢宗良

陆军勤务学院

摘要: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军队基本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且规模庞大、复杂度高。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军队基本建设审计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尝试探讨了基于GIS的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的原理、实施流程以及保障措施,旨在丰富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的手段,为军队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有效监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军队基本建设;审计

一、引言

2023年5月23日,习主席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就是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1]。军队基本建设项目往往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广袤的地理区域以及复杂的工程技术内容,传统的审计方法在面对这些项目时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全面、精准地对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亟需一种创新型审计技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GIS凭借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能力[2],能够有效地整合地理空间信息与审计业务数据,从而提升军队基本建设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应用原理

(一)精准定位与数据集成:强化审计基础

军队基本建设项目包含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如项目的地理位置、占地范围、周边地形地貌等,这些空间数据可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地理测绘数据、实时情报数据等途径获取,能够对军事设施等进行高精度的测绘和定位。同时,审计业务数据涵盖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工程预算、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工程进度报告、财务支付凭证等。通过GIS平台,将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在空间维度上直观地了解项目的全貌,并结合业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二)空间分析与风险揭示:深化审计洞察

GIS的空间分析工具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多种分析操作,如空间查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插值分析、统计分析等[3],能够揭示设施建设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在军队基本建设审计中,这些分析功能可用于审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存在违规占地、建设进度是否与预期相符以及军事设施之间的交通网络是否合理等问题。

(三)可视化展示与决策支持:优化审计成果

GIS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理解地理空间关系和数据特征,快速发现疑点问题,为审计人员提供精准的审计线索,降低人为误差和主观判断的影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实施流程

(一)审计准备阶段

1.确定审计目标与范围

根据军队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审计要求,明确审计的目标,如审查项目的合规性、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效益等。确定审计的范围,包括审计的项目数量、地域范围、时间跨度等,并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方案。

2.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各类地理空间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现状图、军事地理信息数据等)、相关业务数据(如项目立项文件、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工程进度报告、财务报表等资料数据)。

3.搭建GIS审计平台

选择合适的GIS软件平台,如ArcGIS等,并根据审计需求进行系统配置和功能定制。将收集到的地理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导入到GIS平台中,建立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示。

(二)审计实施阶段

1.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对导入GIS平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纸质材料数字化、影像拼接、截剪、校正与配准,数据格式转换、坐标系统统一、数据提取等操作[4],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并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统计分析工具,对建设项目的地理空间信息和业务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统计分析等操作,提取疑点线索。

2.疑点核实与调查

针对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实地核实和调查。通过现场勘查、询问相关人员、查阅原始凭证等方式,进一步收集证据,验证疑点的真实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

3.审计证据收集与整理

在疑点核实与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审计问题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书面证据、电子证据、实物证据、证人证言等。分类整理证据,与GIS分析结果进行关联和比对,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GIS的地图标注和文档管理功能,对审计证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存储,便于查阅和调用。

(三)审计报告阶段

1.审计结果汇总与分析

对审计实施阶段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证据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估军队基本建设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项目的合规性、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表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军队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撰写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果汇总与分析的内容,按照规范要求撰写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审计意见和建议等主要内容,并附以相关的GIS分析图表、审计证据等资料,使审计报告更加直观、清晰、具有说服力。

3.审计结果反馈与跟踪

将审计报告提交给军队相关部门和领导,并及时反馈审计结果。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同时,将审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进行总结整理,为今后的军队基本建设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实施保障

(一)守牢安全保密底线。

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和存储,如使用SSL/TLS协议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采用AES等加密算法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建立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根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需要,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处理敏感数据。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保密技能。

(二)加强数据集成共享。

建立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在数据导入平台前,采用多源数据比对、实地验证等方法,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进行严格审核。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与军队、地方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与更新渠道,与军事测绘部门、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等定期交换数据,及时获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信息和最新的地理空间数据。

(三)着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GIS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在线学习等方式,系统地培训审计人员的GIS基础知识、软件操作技能、空间分析方法等。鼓励审计人员参加相关的GIS认证考试,提高其专业水平。在军队审计队伍中引进具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审计力量,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同时,建立审计人员与地理信息专业人员的协作机制,在审计项目中,由地理信息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应用GIS技术开展审计工作。

六、结论

基于GIS的军队基本建设审计是一种创新的审计模式,它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与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的业务需求紧密结合,为提高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的效率、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基于GIS的军队基本建设审计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保障军队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军事设施的高质量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J]. 新长征(党建版), 2023, (12): 4-7.

[2]祁佳妮.ArcGIS等高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4,(09):50-54

[3]陆燕燕,陈德良,马淼森,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然保护区审计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23,21(07):74-77.

[4]叶晓卿.基于GIS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模型构建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46(06):5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