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少数民族题材水彩人物画的独特性研究

作者

谢珂欣 李乃骞

湖北省黄石市湖北师范大学 435002

摘要:本文对少数民族题材水彩人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展开了探讨,对少数民族题材水彩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并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文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出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和内在联系,总结出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彩人物画;少数民族;形式语言

引言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图腾、宗教、服饰、文化、历史,拥有不同的外在特征、形象魅力和内在精神。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边远山区,艰苦的生存环境培养了他们勇敢、刚强的个性。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境遇,都是人物画的重要题材。很多画家深入一线寻找绘画素材,创作出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人物画卷,用多种技法表现淳朴的人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一、民族特色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生活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水彩在表现方法和题材选择上也发生了不同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感情和民族气息。这是中国特有的,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加了解并热爱多样的民族,也是中国人把古代文化带到当代艺术世界的一种渴望与期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普遍的事物没有个性可言,而能吸引人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气质。

我们能从优秀的作品中感受这种热情和真实:水彩画家周天涯的《祈祷者们》以藏族人到寺院进行虔诚祷告为背景,对其宗教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无论是对人物服装的刻画,还是对宗教装饰品的表现,都表现出地方特有的宗教色彩。整个画面用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等,展现出藏族宗教的色彩偏好和宗教信仰的独特魅力,画面通过对藏民背影的描绘,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表现出藏族宗教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关维兴的《捻线女》描绘的是一位云南的少数民族妇女捻线的场景,她的体态端庄,动势自然,手指、手腕、双足的曲线优美,表现出农家妇女的淳朴美。用虚化手法突出主体的特色,做到画面色调的和谐统一。《盛装的少女们》这幅画以神情、动态和巧妙的构图取胜,描绘的是云贵的少数民族姐妹,她们身穿与孔雀争奇斗艳的五彩服饰,全身铺满叮当作响的饰品,姐姐微笑地唱着山歌,妹妹则玩着姐姐身上的银饰,陶醉于歌声。为了更加真实地描绘少数民族的节日气氛,关维兴还会参加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那达慕”,收集创作素材,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描绘“那达慕”的场景,如《蒙古摔跤手》、《律动的草原》等。叶献民曾经多次到广东北部瑶族村寨老排进行实地考察,在与瑶族的交往中,叶献民对瑶族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深刻地感受到瑶族人民的勤劳、淳朴。在这里,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尽管生活困苦,却满怀希望。水彩画《瑶山娃》就是叶献民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所表现出来的正是瑶山人的希望。孩子幼稚的脸、希冀的眼神,是对充满阳光的外面世界的一种渴望。漆黑的大门构成凝重的背景,使阳光下的孩子蓦然跳脱出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另一幅作品《瑶寨新春》表现草地上的瑶族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形态,体现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和纯真无邪的天性,整幅画面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气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孩子们自然的天性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服饰色彩

苗族多集中于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当地的人们热情开朗,能歌善舞,尤其在举办一些盛大活动时,能听见苗族的美妙歌声。苗族的银饰制作精细,种类繁多,显示出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苗族的姑娘都有佩戴银饰的习惯,一套完整的苗族银饰通常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因为苗族的地域分散,所以各个地方的服装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个地方,因为每个人对服装的审美观、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最终的作品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了作者以更多的素材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创作出更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刘永健的《趟过清水河》以不同的衣着、不同的银饰为主题,以苗族少女渡清水河为题材,展现了苗族少女独特的银饰艺术魅力,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西藏人民生活在高原地区,藏民们勤劳善良,藏族独特的服饰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常常作为画家们的绘画素材。藏服特点主要是宽腰、长袖、大襟等。这主要受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实际需求。藏族服饰的特点还表现在色彩搭配上。藏装的色彩鲜明,有红、绿、黑、红、蓝、黄、紫等多种色彩,再加上金银线的配合使用,使得整个服装的色彩鲜艳、协调。藏族人物绘画主要有:王绍波《酥油茶》,毓鑫《香格里拉》,林绍灵《冀》。其中,王绍波《酥油茶》荣获“第五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金奖,表现了藏族群众围坐烹制酥油茶的情景,表现出了精湛的画技和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画面中有三个藏族人物,一个老人面带微笑,仿佛与人边聊家常边品尝酥油茶。以藏族人民为题材的作品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色彩表现表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面貌。

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吸引了水彩画家,他们长期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接触密切,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发掘少数民族的内在精神,展现出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

三、结语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画不再占据较大比重,新兴的都市人物题材兴起,并为人们所追捧喜爱。这对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是一个新的挑战,但仍有许多画家不断探索革新,被少数民族人民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和虔诚的信仰所吸引,致力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发展创新,寻求创作风格和表现内容上的变革,并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发扬民族精神。探索中国水彩的“民族风格”,将水彩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水彩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持续探索。中国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文化。只要凭借中国独具优势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多样的生活创作素材,并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思想,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价值的民族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郭世杰.灵韵之境——黄华兆水彩艺术的文化自觉[J].美术界,2022.

[2]雷运南.当代藏族题材水彩人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研究[D]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21.

[3]张世琼.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水彩画中的表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