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教学途径探索
周琳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三中学
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需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其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关键,也需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进行全方位转型与优化。在这一改革趋势下,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维为基础,以层次分明可视化内容为媒介,既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提炼核心要点,又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效率、质量,为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实现阅读素养的有效培养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深入探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已然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
一、思维导图对于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优势
一方面,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来说,初中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其在面对英语阅读复杂的语言逻辑以及文本结构时,常常难以构建起清晰的认知框架。而思维导图以图像为核心,将关键词进行有机组合,将抽象的文本信息转化为直观的视觉符号系统,这与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高度契合。其放射性结构也可打破传统线性阅读的束缚,引导学生以更为宏观视角审视文本,从全局把握文章主旨,同时在微观层面梳理段落逻辑关系,可实现对文本的多层次解构与整合。
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以其开放性机构,可促使学生突破文本表层信息的限制,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阅读,学生可运用联想、推理挖掘文本的深层次内涵,学生得以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创新性联系。而且,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也需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潜移默化之中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从而推动阅读从“信息接收”向“意义建构”的转变,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二、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把握文本脉络
初中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常因文本结构的多样性与语言表达的陌生化,难以快速理清文章逻辑层次,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困境。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可将零散信息进行重组,提供一个清晰直观的认知框架,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为其深入阅读提供坚实基础。以《Let’s Be Friends!》一课为例,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理清文本脉络,比如可先带领学生略读,快速浏览文章标题、小标题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以帮助学生提取核心信息。如学生发现文章以“建立友谊的方法”为主线,可在思维导图中心位置绘制一个代表友谊的图标,并向往延伸几个主要分支,标注关键词,初步呈现文章结构框架。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深入段落,将细节信息补充到思维导图之中。比如,可在“being friendly”分支下,根据文本内容添加“smiling often”“saying hello”“using kind words”相关子节点,补充相关要点。同时,在精度过程中,遇到长句或者复杂表达时,教师可示范如何拆句子成分,将关键信息提炼成简单短语并纳入导图。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对照文本,检查思维导图是否完成,也可鼓励学生用不同颜色标准因果、并列逻辑关系,并调整阶段位置、补充遗漏细节,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全面梳理文章内容,深入了解文章结构层次,为其语言运用于知识迁移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学生分享思维导图以拓展学生思维
除了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外,教师也需让学生养成分享思维导图的习惯,因为每个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以及理解视角有所不同,思维导图也存在一定差异,组织学生分享,可打破个体思维局限,构建多言思维交流平台。以《Meet My Family!》一课为例,教师可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之后,营造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比如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小组内分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以家庭成员介绍为主题绘制的思维导图,使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不同思维导图视角,发现自身导图中存在的信息缺漏以及逻辑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选取 2-3 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进行全班展示,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讲解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制作思维导图的思路,包括如何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怎样安排导图结构,让学生得到启发,加深其对文化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借助阅读制造思维导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育。
(三)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以构思写作框架
英语阅读与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阅读为写作提供知识储备与结构范式,写作则是阅读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建有序的写作框架,在语言实践中深化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实现阅读与写作素养的协同发展。以《Fun in the Sun!》一课为例,在阅读阶段,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绘制以文章内容为核心的思维导入,比如梳理文中夏日活动、场景描写相关信息,绘制相关图案,延伸分支,以积累语言素材。在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转化思维,将阅读思维导图转化为写作构思工具,比如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心写下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联想,参考阅读文本结构进行分支延伸,运用阅读积累词汇,进行内容补充,以搭建新的思维导图,将其作为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写作框架,依据最新思维导图,顺畅完成写作,实现从阅读积累到写作输出的自然过渡,有效提升英语读写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可视化与结构化特性,为初中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创新且有效的路径。因此,在初中生阅读素养培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思维导图工具的有效使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其逻辑思维、阅读能力,让这一思维工具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推动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效能。最后,也希望本次探索能够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也期待更多教师深入探索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教学融合的多元可能,助力学生英语阅读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金焕.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与"阅读素养"的互融共生[J].甘肃教育,2025(2):117-120.
[2]杨慧心.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海外英语,2024(14):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