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菜篮子 APP”

作者

王然 周礼琴 王美兰 王牧明 刘薇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 110000

(基金项目: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41016602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愈发深入。“菜篮子助农”APP 作为数字时代助力农业发展、连接城乡供需的创新工具,本论文围绕其设计架构、运营模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展开研究,剖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菜篮子助农”APP 的设计架构

(一)用户端功能模块

农产品展示: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各类农产品详情,包括产地溯源信息、种植/养殖过程、品质检测报告等,增强消费者信任度。分类细致,涵盖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等生鲜品类及各类加工农产品,方便用户精准搜索。

在线购物:支持一键下单、多样支付(如微信、支付宝、银联),购物车、收藏夹功能一应俱全,模拟线下购物场景,优化用户购买体验;实时订单跟踪,让消费者随时了解所购农产品物流状态。

社区互动:设立农产品评价、晒单板块,消费者分享购买心得,形成口碑传播效应;开设问答专区,农户或平台专业人员解答消费者关于农产品挑选、烹饪、储存等疑问,增强用户粘性。



个性化推荐:依据用户浏览历史、购买行为,运用大数据算法推送符合个人口味、需求的农产品,提高商品曝光率与购买转化率。

(二)农户端功能模块

店铺管理:农户自主上传农产品信息,编辑价格、库存、产品描述等,随时更新店铺动态;管理订单,查看订单详情、处理发货、售后问题,实现自主经营。

农事记录:通过 APP 记录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农事操作、农资使用情况,一方面为农产品溯源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便于总结生产经验,优化生产流程。

市场资讯:接收平台推送的农产品市场行情、价格走势、需求预测等信息,辅助农户科学决策下一生产周期种植/养殖品种与规模,降低市场风险。

(三)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与商户管理:审核农户入驻申请,确保资质合规;管理消费者用户信息,处理用户反馈与投诉,维护平台秩序;监测农户店铺运营数据,对违规行为进行预警与处置。

数据统计与分析:汇总订单数据、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以可视化图表呈现,为平台运营优化、精准营销、供应链协同提供依据;分析农产品热销/滞销品种、地区分布,指导农户调整生产布局。

物流配送协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接,整合物流信息,根据订单地址、重量、时效要求智能分配物流任务,实现农产品快速配送;实时监控物流轨迹,遇异常及时反馈处理。

二、“菜篮子助农”APP 的运营模式

(一)农户合作模式

直接签约:平台与有一定规模、标准化生产能力的农户、合作社直接签订合作协议,保障货源稳定、品质可控。平台提供技术培训、品牌包装支持,农户按要求生产、供货,双方按约定分成收益。

农户入驻:降低门槛吸纳零散小农户入驻,以个体店铺形式运营。平台协助小农户进行产品标准化改造,如统一包装规格、质量分级,通过聚合零散订单提升小农户市场竞争力,按交易金额抽取一定比例服务费。

(二)营销推广策略

线上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搜索引擎优化(SEO)、线上广告投放等方式,传播“菜篮子助农”理念与平台优势,吸引消费者关注;与美食、生活类网红博主合作,开展农产品试吃、评测直播,引流至 APP 下单购买。

线下推广:在城市社区、农贸市场、超市等人流量密集处举办推广活动,如农产品展销、APP 下载有礼等;与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合作,设立线下体验点,引导居民线上购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O2O)消费场景。

会员制度与优惠活动:推出会员积分、等级制度,会员享受专属折扣、优先配送、生日福利等特权,刺激用户长期留存与高频消费;定期开展满减、限时折扣、团购等促销活动,拉动销量,尤其在农产品上市旺季消化产能。

(三)供应链管理

产地直发:依据订单信息,协调农户从产地直接发货至消费者,减少中转环节,缩短物流时间,最大程度保持农产品新鲜度;建立产地预冷、分拣中心,对农产品进行初步加工、包装,提升物流适配性。

冷链物流保障:与专业冷链物流企业深度合作,针对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配送,确保在途温度、湿度适宜;引入冷链物流实时监控技术,消费者、平台、农户均可查看物流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保障品质可追溯。

库存管理:平台借助大数据预测农产品销量,指导农户合理控制库存;对于易腐农产品,采用“零库存”动态管理模式,根据订单即时采摘、发货,降低损耗风险。

三、“菜篮子助农”APP 带来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农民增收: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剥削,农户农产品销售价格平均提升,参与 APP 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部分特色农产品借助平台打造品牌,实现溢价销售,在 APP 品牌化运营后,价格较普通渠道高。

企业盈利:平台通过交易手续费、广告收入、增值服务收费等实现盈利,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物流企业因生鲜配送业务量增长,运输效率优化,单位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同步增强。

拉动相关产业:APP 发展带动农产品包装、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繁荣,为满足平台农产品包装需求,新增就业岗位,年营业额增长。

(二)社会效益

保障城市供应:APP 汇聚各地优质农产品,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满足多样化饮食需求;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如疫情防控时,通过精准调配、无接触配送,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不断档,稳定社会民心。

促进就业创业:在农村端,吸纳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投身农业生产、电商运营,带动农村新增就业;在城市端,平台运营、客服、物流配送等环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传承农耕文化:农产品溯源、农事分享等功能传播农耕知识、地域农业文化,增进城乡居民对农业生产的了解与尊重,农产品因承载独特文化内涵,在 APP 上备受青睐,助力文化传承与保护。

(三)生态效益

推动绿色生产:平台鼓励农户采用生态种植/养殖技术,依据市场对绿色农产品溢价反馈,引导减少农药、化肥、抗生素使用量;据统计,参与 APP 农户平均每亩化肥使用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优化资源配置:基于大数据精准销售预测,实现农产品按需生产、精准配送,减少因盲目种植、过量运输导致的资源浪费;如蔬菜损耗率在 APP 供应链优化后从传统的20%降至10%,节约土地、能源、人力等资源。

四、结论

“菜篮子助农”APP 作为农业数字化变革的生动实践,在设计、运营与效益产出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境、实现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针对性策略持续优化完善,有望持续赋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让“菜篮子”装满新鲜、让农民装满口袋、让城乡共享数字红利,成为连接城乡供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桥梁。未来,随着技术迭代、模式创新,APP 还将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共同富裕等领域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丛志强教授团队,艺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N] ,《人民日报》,2023-10-09

[2] 宋鹏、苏继雄等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J],汉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2024-07-09,1647-1652

[3]  乔莉莉,空间场景化视域下的农业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 2023-09-1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