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
康益铭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重要环节。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因此需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只有将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益。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引言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直接影响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工程周期长、涉及专业广、不确定性因素多,造价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成为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被应用于工程造价控制中,如BIM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合约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实现精细化、动态化、信息化的造价管理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1建筑工程造价的定义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全部费用支出,包括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阶段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其核心内容涵盖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等。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约占总投资的60%至70%。合理控制造价对于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BIM、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工程造价管理正朝着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2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设计深度、施工工艺、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环境变化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等。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量与成本,过于复杂或不够优化的设计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施工方法的选择决定了人工、机械及材料的使用效率,不同工艺对造价有显著影响。此外,建筑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大,波动频繁。同时,政策法规、劳动力成本及管理水平也对整体造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在项目前期充分论证,科学决策,以实现有效控制造价。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满足功能与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浪费。该原则强调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注重技术方案与经济效果的平衡。通过优化设计、科学选材、合理组织施工,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匹配。同时,应避免盲目追求低价而忽视长期使用成本,确保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具备良好的经济性能。经济性原则是实现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即在符合规范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保各项费用的支出有据可依、合情合理。该原则强调造价管理需兼顾技术可行性与经济适用性,避免因过度追求节省成本而影响工程质量或安全。同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止盲目投入或资源错配。合理性是实现科学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即依据客观数据和专业方法进行分析与决策,避免主观臆断或经验主义。该原则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如BIM、大数据分析等,提升造价管理的精准度与系统性。同时,注重各阶段的动态调整与信息反馈,确保控制措施符合工程实际与发展规律。科学性是实现高效、合理、可持续造价管理的核心保障。
4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
4.1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可行性研究与方案比选。通过全面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阶段通常需要进行多方案对比,如对不同选址、建筑形式、结构体系等进行经济性评估。例如,在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通过对比三种设计方案,最终选择造价较低且运营成本合理的方案,节约初期投资成本。这一阶段的合理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4.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实施限额设计与价值工程的应用。限额设计通过设定合理的投资上限,引导设计人员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避免盲目追求复杂结构或高规格材料,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价值工程则强调对功能与成本的系统分析,通过功能分析和方案创新,实现以最低成本实现必要功能的目标。该方法注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有助于消除设计中的冗余部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设计与造价管理的协同,确保设计成果既符合规范要求,又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为后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4.3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合理定价与合同管理。通过科学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确保计价依据准确、全面,避免因漏项或误算导致后期造价失控。同时,采用合理的评标方法,如综合评分法或最低价中标法,结合市场行情与企业实力进行综合比选,有助于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承包商。例如,在某市政工程项目中,通过优化招标方案,使中标价较预算价降低,有效控制了工程成本。强化合同条款的严谨性,明确工程变更、索赔及付款方式,可减少后续争议,保障双方权益,为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提供制度保障。
4.4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需注重进度与质量的协调管理。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20),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工程进度,避免因工期延误导致人工、机械等费用增加。同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符合质量要求,防止因返工造成额外成本。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中,若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准,需进行加固处理,不仅延长工期,还会增加材料与人工投入。因此,需建立完善的进度监控与质量检查机制,实现进度与质量的动态平衡,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升项目整体效益。
4.5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严格审核与审计机制。要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变更签证及材料价格进行逐项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6-2015)要求审计机构对结算资料进行独立审查,防止虚报、重复计算等行为。例如,在某公共建筑项目中,通过第三方审计发现3%的工程量存在误差,及时纠正后节约成本约200万元。严格的审核流程不仅保障了结算的公正性,也有效遏制了造价失控现象,为后续工程总结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的设计、严谨的招投标管理、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以及规范的竣工结算程序,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未来,只有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人员素质、加强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吴雪.建筑智能化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4, 31(S2):155-156.
[2]刘惠.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路径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 2024,31(S2):363-364.
[3]高倩倩.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24):122-124.
[4]罗长文.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24):128-130.
[5]王晶.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分析研究[J].城市建筑,2024,21 (24):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