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实践与运用

作者

郭霞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恒昌店巷小学 010030

正文:

一、项目式学习的定义与优势

(一)项目式学习的定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杨明全教授认为,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用项目核心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引导学生结合真实情境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从问题提出到设计制作、最终到展示成果的活动过程内在地蕴含着学生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应用、对学科知识的建构、利用网络等技术手段收集并处理信息等核心素养。

(二)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其“综合性”首先表现为:项目式学习可以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但更适合跨学科的主题学习——真实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围绕某一学习任务或主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其次,项目式学习的手段也是综合的——完成某一个“项目”,需要学生调动其已有知识、方法、情感等多方面能力与素养,需要进行多种学习活动,包括观察、收集信息、记忆、讨论设计、制作、汇报等,单一的学习手段和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小学语文学科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一)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学校提供新的育人方式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不是学生发展的全部。时至今日,教师“满堂灌”、孩子们埋头苦读、做笔记,搞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显然与现代化教育不相匹配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出都要求学校育人方式进行转型,必须提供一些方式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从而让学生完成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活动,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项目式学习可以辅助教师落定语文课程育人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课程理念”第四条中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根本目标指向下,想要结合学生语文生活实际,为学生需求提供学习支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优化教与学活动,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尝试的全新教育教学方式,尤其在“双减”背景下,在减少对学生进行机械、重复训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方面具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践与运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适合运用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以下两部分内容运用项目式学习创设学习情境后,能够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

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三到六年级的下册,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学习内容基本围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组织,学习方式着眼于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强调学习过程及学科内外联系,重在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策略,更多关注学生“学”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语文性、整合性、实践性、情境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项目式学习方式与“综合性学习”的契合度非常高。

2.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综合性学习”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涵盖了诗词、成语,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中华传统节日等课程资源。这些内容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别适合教师运用项目式学习,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深入的研究思考与学习中,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

四、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实践运用案例(一)案例一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项目式学习主题:遨游汉字王国

项目式学习形式:小组分工合作完成(2—5 人)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学习分工,明确资料搜集、记录、展等分工职责。

项目式学习时长: 4-5 天项目认领内容:

1.搜集字谜 2—3 条(谜面谜底都要有) 2.搜集谐音歇后语

3.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4.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小故事

5.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趣味春联(2—3 幅)

6.仿照《有趣的形声字》搜集象形字演变为形声字的例子

7.其他与汉字有关的感兴趣的资料

项目式学习要求:

1.自由组合为 4-5 人小组,选择至少 2 个项目,确定研究方向和分工合作完成。

2.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猜谜大会、对对子(歇后语)、讲(演)汉字故事等。项目式学习提示:

1.文字资料应注明来源,推荐使用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

2.组长需要观察记录组员在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采访组员在活动中的反思与收获,并在成果展示结束后进行总结性汇报。

项目式学习评价及反思:

1.学生自由选择小组及项目任务的积极性高涨、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气氛融洽,2.采用加分制展示汇报,根据最终得分评出优胜小组进行表彰。

3.从成果展示中可以看到语文、美术、历史等多学科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二)案例二 中华传统节日项目式学习(适用于三年级及以上)

项目式学习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项目式学习形式:可独立完成、可亲子完成、可自由组成小组完成

项目式学习时长:5 天项目认领名称:

我们的节日·中秋”之

1.中秋节的起源 2.与“中秋”有关的中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

3.不同地方中秋习俗 4.唐诗·宋词·现代歌词

5.与“月”有关的数字 6.与“中秋·月”有关的英文单词

7.中国探月工程一览 8.月相观察记录图表

9.其他你感兴趣的与中秋有关的内容

项目式学习要求:

1.可独立(亲子)或自由组成小组完成。选择至少 1 个项目,确定研究方向,完成项目任务。

2.学习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朗诵、讲故事、表演、演唱等。

项目式学习评价及反思:

1.学生自由选择项目任务中从兴趣出发,态度积极、主动。

2.从学习成果展示中可以看到语文、美术、科学、数学、英语多学科知识的碰撞与融合,成功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结语:

根据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性特征,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设计项目式学习主题,有机整合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有机会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型而实现跨学科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沟通、合作和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8,(10):33-37.

[3]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21,(2)

[4]罗颖.“双减”新学期 PBL 在如何助力校内教学.师育未来 PBL,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