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袁雪华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木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但施工技术仍存在明显短板。人工依赖度高影响进度与成本控制;传统工艺能耗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此,以下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创新
引言
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对效率、质量和安全的高标准要求。机械化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复杂地质条件、超高建筑结构等新型工程需求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土木工程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空间布局不合理状况
施工空间布局不合理会导致现场作业效率低下,机械设备移动受限,材料堆放混乱,增加二次搬运成本。狭窄的作业面可能引发多工种交叉干扰,造成安全隐患,如高空坠物、机械碰撞等事故风险上升。临时设施布置不当还会影响消防通道畅通,在紧急情况下延误救援响应。此外,混乱的场地布局会降低施工精度,导致构件安装偏差,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长期存在的布局问题还会延长工期,增加项目管理难度,最终推高建设成本。
1.2施工人员技能培训缺失
施工人员技能不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钢筋绑扎不规范、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等问题频发。缺乏专业培训的工人难以正确操作现代化施工设备,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风险增加。技术生疏还会降低施工效率,返工率上升,造成材料和工时浪费。此外,安全意识薄弱的工人更容易违反操作规程,增加高处坠落、触电等职业伤害风险。长期来看,技能缺失会阻碍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限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1.3技术资料管理混乱情况
技术资料管理混乱会导致施工依据不明确,如图纸版本错误可能引发结构施工偏差,造成重大质量隐患。资料缺失或记录不全会影响工序验收,延误工程进度,甚至引发合同纠纷。混乱的资料归档体系会增加后期运维难度,使故障排查和维修缺乏可靠依据。此外,技术交底不清晰可能造成施工错误,如管线碰撞、标高错误等问题频发。长期积累的资料混乱还会影响工程结算,增加审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信用受损。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管理对策
2.1优化施工空间布局的科学管理
施工空间布局的优化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场地规划体系。在工程前期应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场地模拟,综合考虑材料堆放区、机械行走路线和临时设施布置的合理性。实施动态空间管理机制,根据施工进度定期调整平面布置图,确保各阶段作业面充足。建立严格的区域标识系统,通过不同颜色标牌明确划分危险作业区、材料存储区和人员通道。引入模块化临时设施,如装配式加工棚和可移动式料台,提高空间利用灵活性。实施交叉作业协调会制度,每日安排不同工种作业时序,避免空间冲突。采用智能监控设备实时追踪场内车辆和机械位置,通过LED显示屏引导分流。建立空间使用考核指标,将场地利用率纳入项目管理评价体系。
2.2完善施工人员技能培训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制定标准化的岗位技能图谱,明确各工种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要求。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配置1:1工艺样板区和VR模拟操作系统。实施"师带徒"考核制度,为新人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并签订责任协议。开发移动学习平台,提供施工工艺三维动画和典型案例解析等数字化课程。建立技能认证中心,定期组织理论和实操考核并颁发等级证书。推行"每日一课"现场培训模式,利用班前会进行15分钟专项技能讲解。设立技能创新工作室,鼓励工人总结优化操作方法的实践经验。建立培训效果跟踪系统,通过工程质量合格率评估技能提升成效。实施差异化培训方案,针对特殊工种开展专项强化训练。
2.3规范技术资料管理的系统化对策
构建全周期的技术资料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实施"一工程一档案"制度,从项目启动即建立完整的资料目录框架。开发工程资料管理云平台,实现图纸变更的版本控制和实时同步。建立资料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专业培训。推行"三检"资料审核机制,实行编制人自检、专业负责人复查、总工终检的流程。实施资料日报制度,要求各班组每日提交完整的施工记录和影像资料。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关键工序验收资料,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建立BIM模型与施工记录的关联系统,实现可视化资料追溯。配备现场资料巡检员,每日核查资料填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施资料管理绩效考核,将资料完整度纳入项目评优指标。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方向
3.1智能建造技术融合趋势
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土木工程施工模式。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正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延伸,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数据贯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形成互联互通的智能网络,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和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算法在进度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历史数据预测工期风险并优化资源配置。机器人施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砌筑机器人、钢筋绑扎机器人等特种装备逐步替代高危人工作业。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大范围工程进度监控,配合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质量缺陷。5G通信技术保障了海量工程数据的实时传输,支持远程专家协同会诊施工难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地,通过虚实交互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3.2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着眼于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装配式建造技术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通过工厂预制实现构件精度控制和材料节约。可再生建筑材料研发取得进展,竹木结构、再生混凝土等环保材料应用比例持续提升。施工扬尘控制技术体系日益完善,包括自动喷淋系统、防尘天幕等综合措施。噪声污染防治采用新型隔音屏障和低噪声设备,显著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实现突破,破碎筛分后再生骨料可用于路基填筑等场景。太阳能临时供电系统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减少施工现场碳排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降水转化为施工用水,大幅节约水资源消耗。
3.3新型结构体系研发思路
结构体系创新致力于提升工程性能并突破传统限制。高性能材料结构研究聚焦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复合材料应用,实现更大跨度和更轻自重。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通过自复位节点和耗能装置,显著提升建筑抗震韧性。3D打印建筑技术突破传统构造限制,实现复杂曲面结构的整体成型。模块化钢结构体系发展出多样化连接方式,满足快速建造和灵活改造需求。杂交结构技术有机组合不同材料优势,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发挥协同受力特性。
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推广智能化装备、数字化管理及绿色施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施工中的问题。未来应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土木工程向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闫金能.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8):241-243.
[2]黄增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研究[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一).广西建荣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24:140-141.
[3]温乐乐.创新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集成与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8):74-76.
[4]李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4):191-193.
[5]董雅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