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效能优化研究

作者

王旭阳

身份证号码:370303198708227231

摘要: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储能技术可以将发电时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补充发电不足。随着碳中和的提出,利用储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储能技术进步,使储能成为电力发电中的重要配套。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效能优化,可为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储能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储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成本、效率和寿命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效能优化,对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与优势

1.1电力实现多元储存

储能技术可以丰富储备电力的形式与途径,当电力需求上升时,储备的电能可以持续满足系统本身及所有用户的电力多元需求,确保电力储存的多元化与丰富化。如电池可以使电能实现向化学能的切换,随后将其储存起来。超级电容器则基于物理原理利用电场将电能贮存起来,当电力需求不足时对外释放,使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如机械能。储能技术可有效补充供电峰期或其他特殊现象发生时出现的电力不足,该项技术可及时捕捉到电力缺口,并对此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有效、平稳。

1.2能源调控科学合理

储能技术可确保能源使用更均衡,调控措施更有效。该技术贮存海量电能在储能装置中,当电力需求攀升阶段,将电能快速释放出来,以形成电力供应的有效补偿。储能技术可以在用电需求较低时,把多余电能储备起来,以便高峰期拥有更多可供释放的电能,均衡电力系统供应结构。

1.3电能质量和输电能力提升

储能技术可使电能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输变电水平。储能技术可及时释放存储在电网中的能量,使电网电压变化或频率波动时的电力得到有效补充,电能质量也随之提高。如电网处于低电压运行情况时,该项技术可及时对电压变化做出响应,提升电压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性,进一步提高输电质量。

2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存在问题

2.1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电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对于电力的庞大需求间接催生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发电大国。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于我国能源供应与电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北方及西北电力资源丰富,而南方作为主要电力需求市场,严重依赖外来电网输电,这就对现有的电力承载造成压力。现代电网系统通过调峰错谷来加强电网的稳定性,但是不同动态之间的高度耦合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系统运行条件的随机性,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不够灵活有效,在单一应急链响应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系统大规模的供电故障。

2.2储能成本与可靠性问题

电力发电中的储能,最初是为了解决发电过程中过剩电能无法使用,为了合理利用多余电能而采取储能方式,从而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发挥错峰调谷的目的。一些新能源发电方式,如太阳能、风能等,由于发电量波动较大,如果直接接入电网,就会对现有的电网造成冲击,影响电网的稳定性。采用储能技术,面临成本与可靠新问题。一些储能方式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前期需要投入较高成本,明显不具有可行性。一些储能方式还面临可靠性的问题,由于电力作为一种能源,其特有的形态导致必须保证电能损耗在一定范围内,且不能具有危险性。目前来看,尽可能降低储能成本,寻求可靠性高的储能技术,是电力发电中的难点。

3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效能优化

3.1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风能和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其应用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然而,这2种能源具有天然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储能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在风能发电中,风速的随机变化导致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波动较大。储能系统可以实时捕捉这些波动,将多余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在风速不足或电网需求高峰时释放,从而平滑风电输出功率,提高风电的并网能力和可靠性。太阳能发电同样面临着光照强度变化导致的发电功率波动问题。储能技术通过日间储存太阳能发出的多余电能,在夜间或阴天等光照不足时段释放,有效延长了太阳能发电的有效工作时间,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全球范围内约有20%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配备了储能系统,其中,大部分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介质,显著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3.2储能技术在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性能方面的作用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调节能力是保障其高效运行的关键,储能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提高这些性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储能技术增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当新能源发电突然减少或电网发生故障时,该系统能够迅速响应,释放储存的电能,弥补供需缺口,防止系统崩溃[5]。美国加州某电网在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太阳能发电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依靠储能系统的快速响应,成功维持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储能技术还可以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连续性。通过储存多余的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系统可以确保在新能源发电不足或中断时电网仍能保持一定的供电能力,满足用户的基本用电需求。这种连续性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储能技术还显著提升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储能系统可以释放电能,减轻电网供电压力;在负荷低谷期,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为高峰期电力供应做好准备。这种灵活的调节能力使得新能源电力系统能更好地适应负荷变化,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3.3储能技术在降低新能源电力系统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的贡献

储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首先,储能技术可以通过优化新能源发电的调度和分配,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在新能源发电充足时,储能系统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避免电网因过剩发电而出现弃风弃光现象,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同时,在电网需求高峰时,储能系统释放电能,能减少电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实现降低购电成本的目的。其次,储能技术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平滑新能源发电的功率波动,储能系统使得新能源发电更加稳定可靠,这能提高新能源的并网率和利用率。此外,储能系统还可以参与电网的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进一步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最后,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其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新能源电力系统将是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这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储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本公司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应用储能技术时,应能结合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情况,选择应用合适的储能技术类型。积极探索引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对电力系统用电负荷情况智能判断的有效依据,进而发挥储能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助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佩良.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储能技术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4,(16):141-143.

[2]刘洋福,曹俊,彭双武.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4,(08):213-215.

[3]李风洲,李永富.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市场前景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4,(15):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