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智慧课堂
陈奇
邳州市碾庄镇岱山中学 221300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发广泛。教育应当引领社会发展,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学生需要对英语有更深层次的感受。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考量标准,以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智慧课堂,推动学生素质有全面的提升。但是乡村中学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相对城市中学的学生,更加狭窄一些。针对如何基于乡村中学,探索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并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以下是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云平台等进入人们生产生活之中,也在无形中拓展了教学工作思路,为我们提高学生接受能力提供了抓手。为使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创新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应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体验作为立足点,更加重视对新技术、新理念,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方式和过程愈加全面、多元。课堂作为教育主阵地,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如何提升效率,促进学生吸收,也越来越重要。智慧课堂以将学生培养成“智慧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通过融合数字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聚焦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促进学习效果。因此,依托新技术新设备,构建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的需要。
当前,许多学校基于智慧课堂开展了教学实践,但仍然有一些方面问题:一是课堂教授实际效果不足。在形式上运用新技术,但是依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模式,效果比较机械和生硬,学生并没有获得实际提升,在依托智慧课堂创新思维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和智慧课堂的实际效果有很大差距。二是教师心有余力不足。智慧课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全面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尚且不能将“智慧”与“课堂”相结合。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不足
结合多年一线授课经验,当前英语教学主要存在授课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程度有限、“语言功能”弱化、教学评价低效等问题,而针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又存在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五方面。
(一)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初中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尤其英语是一个需要“身临其境”学习的学科,外语的学习具有其本身的特点,与英美国家的文化有融合之处。但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受班级人数比较多的影响,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采用的方法不够合理,仅仅只是对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及时予以拓展。如此必然影响教学效率,导致学生很难有效投入有效学习中。
(二)学生接受程度有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重知识、重读写,轻技能、重轻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传输。且一些学生并未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使用英语的途径很少,英语表达几乎仅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很多学生口语表达非常薄弱。
(三)“语言功能”极度弱化。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应当结合其所在语境,以交际为目的,学习中需要把握人际关系、文化背景等语境要素,但是学习中更多将其“公式化”。例如,教师希望通过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熟练程度,将其作为学习的有效补充,并借此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学习更加“机械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帮助。
(四)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有效。我们通过考试、测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这种测试测验也是基于课本和固定化的短语、单词。真正在落实到使用中,学生是否能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并不能完全评价。如此教育评价相对简单、单一,对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运用英语,并没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较高的家长素质,让他们从小就有较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甚至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学习,但农村学生大多学习、生活条件都不是太优越,学生词汇量比较少、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会有“读不出来”“写不出来”的状况,学生学习英语更多的是靠“死记硬背”,很难在实际生活和英语教学中建立一个“桥梁”,两者有巨大的鸿沟,理解英语教学重点的难度更大。
基于以上问题,在乡村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创设智慧课堂为目标,深化融合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质效,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是:教学目标应当如何设置,教学理念的价值是什么,怎么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什么样的教学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三、创设智慧课堂的必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智慧课堂,有四点好处:
一是提高学习兴趣。在大部分学生眼里,英语是枯燥的学科,但是智慧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借助影音、视频、动画等声光影媒体,把大量的意识想象中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创设出更加丰富且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更加立体、形象,更加有益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供多种视觉、听觉的综合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获取信息的效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习更加主动、有趣。
二是增进课堂氛围。教学中可依托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面向全体学生,以交流、情景带入等方式,师生间平等对话、相互沟通,让更多人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在寓教于乐中使朝着亦师亦友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英语教师如何把握授课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透彻理解课程重点和课程目标基础上,在海量资源中选择最适合当前章节课程的内容。
二是创设全新场景。通过创设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例如,应用影音设备可以让学生“穿行”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能够把握语言在不同场景的用法,在智慧课堂学习中,使他们深入语境展开探索,学生在运用中能够加深对学科的理解,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具备更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是传播传统文化。通过带入新技术、创设场景,让教师和学生有更深入的交流,包括对欧美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正确理解西方文化,进一步弘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也能更好的汲取知识,掌握具有广博的视野,这也有利于发挥英语课堂的作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四、浅议构建初中英语智慧课堂有效策略
智慧课堂教学是汇聚知识性、多样性、趣味性、有效性、平等性、互动性等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结构,也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把“枯燥”的英语和有效有形的“智慧”结合起来,可以使英语教学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一是创设多样化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补充符合本单元本课程学习的主题材料,创设更加多远丰富的课堂环境。教师需要在分析课程设置、班级情况、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资源,提前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内容,实现资源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资料来丰富课程的内容,有些学生通过“灌输式”的教育,难以接受知识,而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有效的获得知识,把握其中的内涵。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将PPT、动画、视频、影音等途径,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将所需要的讲授的知识引入,并借此激发徐盛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来扩充教学的内容,增进知识的深入讲解。举例说明,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节课上,教师可以开展补充的丰富的内容包括:课前准备好众所周知的旅游景观,以及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名著,讲解旅游胜地,比如介绍纽约、伦敦、巴黎等国外的知名旅游胜地,学生可以感受各地的美丽风景和文化,还有名著《徐霞客游记》,甚至可以拿来《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关徐霞客的描述,引领学生把握古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依托多媒体应用,展示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加有代入感,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天性,并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英语更有兴趣。而且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也能让学生更高的角度把握单词、短语和句子,提升理解程度,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是创设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观点,应让学生头脑风暴,发表真实的见解和看法。小组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要提高讨论的质量。英语学习毕竟是一门语言学习,应在真实的情境中把握学习内容,教师要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生活背景的情境。开展教学时,要将这种情境作为主线贯穿课程始终。开展教学活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感受出发,不应局限于格式化的单词、语法教育,教师应当主动说英语,并带领学生表达英语,通过英语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学习内容,使课堂氛围变得更轻松,比如将一些英语俚语,或者开展一些将英语带入的小游戏,让学生有参与感,感受到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更加喜欢学英语、体验英语,在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把握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成绩,真正做到全面发展。英语教学的五个重点内容是听、说、读、写、译,而这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把握、深入理解的重点,因此可以“五位一体”全面体验的方式教育,例如教师创设符合实际的口语交流的场景,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提升口语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语境的不同表达方式,还可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英语学习需要符合实际生活的对话、交流,创设真实的口语对话情境,使学生在交流中试着去发音、朗读,进入情景感受对话的体验,理解课本中一些难点概念。创设场景的内容要面向更多学生,让更多学生参与,将合作原则和和创新性原则相互协调,真正使智慧课堂起到应有作用,在“沉浸式”体验中,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获得了更多深刻的体验,感受到了学习英文并运用英语的乐趣。在提供学生学习反馈上,智慧课堂也有更好的效果,智慧课堂提供了面向学生的即时、动态数据反馈,所以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把握每位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更加完备有效的教学体系。
三是创设更加开放的课堂环境。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询问学生,许多中学生认为英语课程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语言环境比较落后,甚至在一些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尚且不够通顺,对学英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敢说、不敢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由、放松地融入课堂。开展英语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对“机械化”,比如教师领读领讲,学生跟着复述,师生之间并没有深入的沟通交流,很难相互理解,教师也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成效,导致学习效率不够高,老师不懂学生、学生不懂课程。我们可以通过“三步走”的方式解决这类问题。第一步是课前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把握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充分展示,使学生“胆怯”的思维降到最低。第二步是设置符合乡村学生认知的课程任务,将学生的生活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索。第三步是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新课改后,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当前的生活实际、又要面相学生的未来,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通过创设智慧课堂,师生之间可以展开有效交流。比如,“How much are these apples?”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信息,待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表扬学生的观察力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继续问,“What about bananas?”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再去回答,这样就形成了从“照本宣科”到“回归生活”的目的。
四是创设更加多元的活动。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学习内容,要报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不着痕迹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思建立起知识框架,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表达、练习,培养全面综合的语言能力,能用英语去描述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因此创设智慧课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语言,尤其是融入基于农村生活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共鸣,要创设和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觉:生活中也可以使用英语,英语可以表达生活,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应在智慧课堂中引入内容时,着重去筛选与学生有关系的生活,用英语表达他们的实际,要用一些肢体动作去引导学生,比如摇头、挥手,让课程增加感染力。举例:教师在讲解天气的章节时,有课程是“It’s raining!”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天气的插图学习,而且可以从最近的天气状况入手,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交谈,也可以和学生交流最近的天气状况,比如春夏交接之际,干旱比较久,可以借助天气带入说一句农民种地浇水的不易,教会学生珍惜粮食、业余时间帮助父母从事农业生产,这样能将情感带入课堂中,实现智慧课堂和农村生活的有机融合。
结束语:初中的英语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主动思考,从改变学生应试思维上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理解教学重点,智慧课堂可以作为把握这一关键的载体。智慧课堂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创设智慧课堂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尤其是针对于农村学生,加强智慧课堂的创建,可以通过大量实际的素材和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的把握、更全面的投入、更有效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在乡村英语教学中,更应当用好智慧课堂,使之拓展教学思维,探索如何有效的创设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