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徐亿凡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第三小学 110200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授音乐学科知识内容,而且还要发挥出音乐学科的育人作用,在课堂上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学生的思政政治进行教育。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积极融入到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高质量的教学路径,让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同时,小学音乐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感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一、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音乐教材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结合音乐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融合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文化的视域下对音乐学科知识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思政元素内容进行思考,并强化学生的音乐表达。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共产儿童团歌》时,教师就可以挖掘一些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传统文化作品,如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等,通过为学生整合这些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音乐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有助于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融合性相对较强,不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创设沉浸式音乐课堂,强化情感共鸣
小学音乐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能够让传统文化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音乐学习课堂,让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和音乐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度学习。这样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过新年》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春节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通过在教室中为学生布置一些剪纸、窗花等装饰,营造符合新年基调的课堂学习情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突出团圆、思念等思政主题,让学生结合一些音乐作品感受新年的整体氛围。这样小学音乐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氛围的烘托下完成音乐课堂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通过为学生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教师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多维的培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师在为学生构建音乐与思政融合教育活动时,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师能够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开展不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让我们手拉手》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民族的歌曲,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思政意识。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信息技术工具的帮助下围绕让我们手拉手这一主题开展民族团结音乐创作活动。这样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探索机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文化视域下,音乐作为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念,与思政教育目标高度契合。该模式强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挖掘音乐中的思政元素,通过音乐教学传递家国情怀、道德规范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乐载道”。其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与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郑丹梅.学科素养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究[J].教育界,2023,(28):5-7.
[2]上官潇雪.思政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路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