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强化政治建设引领,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

康家杰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政治建设引领是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根基,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本文聚焦强化政治建设背景下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相关内容,首先阐述新时代政治建设的核心意义,接着从加强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基层思政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基层思政工作评估机制、加强基层思政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路径,希望能够为企业思政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强化政治建设;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

1.新时代政治建设的核心意义

(1)提高政治意识与责任感。政治建设不仅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增强全体党员及干部的政治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形成共识,凝聚力量。(2)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通过健全政治生态,增强制度执行力,能够有效减少腐败现象,维护公共利益,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反腐败斗争,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公正与正义。(3)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政治建设的加强,使得政策落实更加高效,乡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政治建设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民族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政治建设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能够有效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路径

2.1加强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

党的领导和政策引领在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基层思政工作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以确保其方向性和有效性。

党的领导通过明确的政策指引为基层思政工作提供了清晰的目标。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些政策为基层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其能够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目标展开。

党的领导强化了基层思政工作的组织保障。各级党组织在推动思政工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许多地方党组织设立了专门的思政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这种组织保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政策引领促进了基层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思政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党的领导鼓励基层探索新的思政工作方法,如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推动思政工作与时俱进。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工作平台,增强了与群众的互动,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创新实践为基层思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2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基层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因此,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推动基层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关键环节。

(1)应注重选拔和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思政工作人才。通过定向培养、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思政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思政工作的要求。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基层思政工作者积极投身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2)应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思政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完善党组织结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组织生活规范化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思政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此外,还应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的示范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思政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2.3创新基层思政工作方法

创新基层思政工作方法是推动该领域深入发展的关键。随着社会环境和群众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思政工作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基层的实际需求。因此,探索与时俱进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思政工作的互动性与参与感。通过建立线上平台,基层组织能够更好地与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定期发布思政教育内容,并组织互动讨论,迅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思政工作的传播渠道,也使得更多年轻人能够主动参与到思政活动中,增强了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也开始在基层思政工作中得到应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参与者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理解政策的内涵与精神。组织者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展示了国家政策对普通生活的影响,使居民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增强了政策的亲和力和可理解性。(3)跨界合作也是创新基层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与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能够为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某城市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思政进校园”活动,邀请大学生参与思政宣讲,通过新鲜的视角和生动的表达,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

2.4建立健全基层思政工作评估机制

为确保基层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机制应涵盖思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创新性、队伍的专业性以及群众的参与度等。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应注重群众的意见和反馈。群众是思政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的评价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5加强基层思政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在基层思政工作中,资源整合与共享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等,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1)应建立基层思政工作资源库,将各类思政教育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这包括教材、课件、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以及志愿者、专家学者等人力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基层组织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应注重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基层思政工作不仅限于党组织内部,还应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策划、联合举办思政活动,可以拓宽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思政工作在面临新时代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基层思政工作者已经找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跨界合作到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从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到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每一步都凝聚着广大基层思政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参考文献:

[1]邢晓东.基层思政工作问题初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02.

[2]李勇.基层思政工作模式探析[J].文存阅刊,202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