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窦仪可

新疆宝地产城发展有限公司

引言

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种环保性与经济性兼备的新型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主要就是在工厂统一加工各类预制构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科学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成效,还有利于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但从部分装配式建筑工程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规范性、专业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整体施工水平不佳。因此,深层次分析并研究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以预制构件为基础,通过工厂化生产与现场装配相结合的建筑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使得建筑的主要结构元素,如墙体、楼板、梁柱等,预先在工厂内完成制作并经过检验,随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快速组装。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极大地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复杂度及工期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根据构件的预制程度和安装方式,装配式建筑技术通常分为全装配式、半装配式和装配率较低三类。全装配式建筑的所有结构与装饰构件均在工厂预制,现场仅需进行安装组装;半装配式建筑则将部分关键构件在工厂预制,其余部分由现场施工完成;装配率较低的建筑仅采用少量预制构件,仍以现场施工为主。不同类型的装配式建筑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选择,适用于多样的建筑场景与功能需求。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 预制构件之间连接

预制构件的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论是预制墙板、楼板还是其他构件,连接节点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都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连接节点的设计应依据国家或地区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如《装配式建筑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这些规范提供了连接节点的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方法。连接部位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和牢固性,施工工艺的质量对连接效果至关重要。在连接部位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构件的精确对位,使用测量工具和对位设备,确保构件在安装时位置正确,避免因对位不准确导致的连接不牢固。为了保证连接节点的质量,必须对连接节点进行细致的质量检验与测试,并对连接节点部位进行检查,以保证连接节点的质量,包括外观检验和尺寸检验,检查的内容包括连接处的焊接质量,螺栓的紧固,连接材料的良好状态等。通过对连接节点进行拉拔、剪切、超声等试验,对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为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等提供依据。如果连接节点有损坏,要立即修理或调整,严重的则要进行加工或更换,保证结构安全稳定。

2.2 预制构件运输与现场堆放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中,装配式构件的运输主要是如何将构件安全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在运输后进行高效的储存。在构件运输环节,主要采用大型平板车、液压挂车和专用运输架三类载具,以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振动和冲击对构件的损伤。运输前需采取多重防护措施,包括构件表面包裹防护材料、加设木质支撑结构、喷涂防腐涂层等,从而有效预防构件表面损伤和裂缝产生。同时,通过GPS定位系统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运输车辆及构件状态进行全程实时监控,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可控性。构件运抵现场后,需实施科学的分区堆放管理。应按墙板、梁柱、楼板等类型划分专用堆放区,并严格遵循安装顺序进行排列布置。堆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构件的稳定性控制,可采取可调节支撑架、防滑垫层、钢丝固定等防护措施,有效防止构件倾倒和位移,从而避免因二次搬运造成的时间和成本浪费。

2.3 施工吊装管理

吊装作业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步骤,吊装管理的好坏对构件的安装质量工地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吊装进行有效的吊装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构件碰撞、吊装失误等安全事故发生。吊装方案的编制是保证吊装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一份详尽的吊装方案必须覆盖各个关键环节。按照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吊装次序,吊装顺序要充分考虑到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吊装路线以及工地的具体条件,以防止由于吊装次序不合理而造成的矛盾与重复。选用与施工要求相适应的吊装设备,例如吊车等,在选用设备时,要按照构件的重量、尺寸和吊装高度来确定,以保证设备具有适当的承载力和工作范围。合理安排吊装作业的人员,包括吊装操作工、指挥员和检查员等,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任务应明确,确保施工团队的协作与配合。吊装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确保吊装安全和质量的基础,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对吊装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设备的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等,检查内容应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磨损情况、连接件的紧固情况等。对发现的设备问题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修理,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如吊绳、起重链等,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4 结构连接与整体施工质量控制

连接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连接的主要部位,其质量决定了建筑物整体耐久性和抗震能力,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结构连接方式并加以严格管控。装配式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法有机械连接、焊接连接、灌浆连接等。其中,框架结构多采用干式高强螺栓连接技术,运用高精度的扭矩扳手紧固处理,使装配式结构连接节点保持较高的承载力。剪力墙结构采用灌浆套筒技术,将钢筋置入预制孔,然后进行高强度灌浆料灌入,将二者浇灌在一起,共同受力,增强整体性。控制过程包含拼缝处理、防水密封和结构支撑加固。拼缝处理中使用高强密封胶或防水砂浆密封,保证拼缝的防水和隔水。另外,在施工时利用振动试验超声波检测等非破损检测方法,完成结构的连接质量检测。对于装配后的部位使用传感器检测结构的位移、应力变化,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中装配式施工的优势明显。虽然在建筑行业发展的今天,装配式施工工艺越发成熟,但在具体的施工中依旧面临诸多挑战。为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的结合,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缩短施工周期,并大幅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精度与稳定性。尽管面临一些技术、管理、政策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技术支持和改进管理模式,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的逐步加强和市场认知的提高,装配式施工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建筑,2025,10(1):15-18.

[2]刘珍珍,黄仁惠.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佛山陶瓷,2025,35(1):173-175.

[3]管晓鹏,姜殿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与房地产,2025(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