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人文工具在教材插图优化中的应用

作者

王卓婷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摘要:教材插图作为知识传播的视觉化载体,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建构效果。在历史教育领域,传统教材插图难以支撑学生对复杂历史网络的系统性理解,数字人文技术的兴起为这一困境提供了突破路径。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丝绸之路”插图为例,深入探索数字人文工具在教材插图知识密度提升、认知逻辑优化中的具体应用,为构建符合数字时代认知需求的教材视觉系统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范式。

关键词:数字人文;教材插图;知识图谱

历史教材中,插图作为知识表征的核心媒介,其设计逻辑正经历从静态图示向动态认知系统的范式转型。数字人文工具通过语义关联计算、时空数据融合及交互式知识映射,使教材插图突破单一图像的信息承载边界,转化为可延展、可探索的认知界面。

一、教材插图在知识传播中的重要性

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来看,在传递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作为具有可视化的认知中介方式,将图形符号和时空因素相结合,可以有效摆脱传统文字叙述所呈现出的一元、单向、静态的空间形态特征,并且能够在平面二维的纸张上形成一个多元、开放、立体的历史认知场所。对于“丝绸之路”的教学内容而言,“丝路”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节点,主要由一个个具体地点构成,而这些地点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路径。“丝路”是一个典型的点状连接线路型的概念体系,它具备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感[1]。

二、数字人文工具在教材插图优化中的应用

(一)数据整合,时空信息的智能聚合

在教材插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时空大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可视化的应用则能够给基于“丝绸之路”的主题历史教学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知识认知结构。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例,首先,教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上关于“丝绸之路”的各种记载、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地理位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之后,再使用工具分析筛选得出这些资料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新的数据集合。其次,根据搜集到的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相关功能,将其转化成三维或二维的图形图像,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成为多媒体展示形式供学生浏览。最后,学生可以对虚拟的世界进行探索访问从而获得更加丰富详实的信息体验。此外教师还可将点线面组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场景,例如当学生点击某一点后,自动播放关于此地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视频或者音频文件,从而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立体感强,也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度,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了起来。

(二)图谱构建,多维关系的动态重构

知识图谱的构建技术为教材插图赋予了动态解构复杂历史关联的能力。在丝绸之路的教学场景中,传统插图往往止步于孤立的地理标识或事件标注,而数字人文工具可将分散的历史要素串联为有机网络[2]。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学生观察丝绸之路线路图时,利用图谱技术可同步透视不同历史层积的关联性,点击“河西走廊”区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图像、汉代简牍中的商旅记录与唐代粟特商队的墓葬文物将分层展开,揭示同一地理空间承载的多文明印记。长按“长安”节点,则以时间轴滑动展现该城从汉唐国际都会到宋元后的角色转变,关联吐蕃、回鹘等民族政权的互动轨迹。借助图谱的关联筛选功能,系统还能自动提取“佛教东传”子网络,在地图上叠加天竺僧人传法路线、佛经翻译中心分布及石窟寺建造热潮的时空对应关系。以知识点为枢纽的可视化重组,使学生在保持地理空间框架认知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建立历史事件、文化传播与地缘政治的多维联系,形成超越课本平面的“历史生态”感知力。

(三)交互优化,教学场景的人机协同

交互技术使得教材插图由单一的知识呈现变为互动式的对话交流,激发了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型学习。“以丝绸之路插图为例进行交互设计”,将手势放大缩小功能应用于该图,学生只需轻轻一划即可快速查看不同时期的道路。若想了解特定时代的情况,则以拖拉时间轴的方式进入相应的时间段,并且画面会根据所选内容自动生成相应的图像及音效。例如选择“盛唐时期”的时候,画面就会自动跳转到《职贡图》,并出现使团人物和敦煌莫高窟中描绘的商队情景,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驼铃声以及沿途路标闪烁出淡黄色光芒,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感极强的情境体验。再比如,“宋元阶段”,画面上会出现中国地图,上面标注着当时的港口城市,还有一艘船模漂浮于海面之上,此时打开图文弹窗来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之处。

结束语:

“丝绸之路”典型的实践案例中,“空间-时间”“人物关系”及“叙事脉络”的数据集合,在人工智能算法的驱动下形成了多维的知识网络,而这些由不同视角生成的信息点则依托于互联网的连接机制被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体验之中。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化,数字人文工具的应用可进一步拓展至“大运河”“茶马古道”等跨时空主题,推动教材插图从单一教学辅助工具升级为知识生产的协同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洪桥.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价值与运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5,(07):75-77.

[2]唐乐丽.交互视角下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看”的能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5,(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