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逆向教学法的应用

作者

林庆增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福建龙岩 364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多新颖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逆向教学。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思考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法,能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与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法的策略,并总结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逆向教学法的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逆向教学法;应用

正向教学法是一种侧重于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逆向教学法是一种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协同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1]。因此,在全面育人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并巧用逆向教学法推动阅读教学改革,全面增强阅读教学成效。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逆向教学法的策略

(一)设计逆向教学目标,明确阅读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效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法时,教师应立足教材,结合逆向教学法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阅读目标,从而指引学生进行逆向学习。

以《故都的秋》这一篇阅读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在分析课文与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以下几个逆向教学目标,用于指导阅读课堂教与学过程。(1)情感目标:从文本中景色和细节描写着手,逆向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2)解读文本结构目标:从文本整体布局和段落安排出发,逆向推导作者如何将情感与景色结合起来增强表达效果。(3)语言目标:找出文中运用的特色语言,逆向分析作者如何用语言描述景色特点,彰显散文语言优势的。在以上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就可以设计合适的思维活动,助力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与思维。

(二)设计逆向阅读任务,提升学生探究兴致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逆向任务,能激活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致,使其在主动分析、概括、总结及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并由此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各个教学目标设计具体可行的逆向阅读任务,借助任务串联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以更好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以《祝福》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一改设计正向任务的阅读教学思维,转向为学生设计以下几个逆向阅读任务,以此让学生产生从创新视角解读文本的兴致。任务一:逆向分析林祥嫂悲剧命运的成因;任务二:逆向分析文本情节发展;任务三:逆向分析文本主题意蕴。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就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效果。

需注意的是,学生个人探究文本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支持。例如,注重与任务相关材料的提供,注意阅读技巧的传授,注意学生之间的充分合作,以及注意探究过程中疑问的点拨等。这样,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配合下,学生就可以有效逆向分析文本,从而保障其阅读效果及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逆向思维训练,提升学生问题解决效果

逆向教学法运用的核心是让学生逐渐具备探寻解决问题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思维。因此,在实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如设计贴近文本主题及学生需求的相关逆向思维训练活动,便于学生在多视角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文本解读质量的提升。

以《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设计逆向思维训练的活动。例如,让学生从“拿来主义”出发,推导“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这两种观点的不正确性,并由此让学生深入文本中,提升解读效率。另外,若学生在课上中的兴趣依然比较浓厚,教师就可以引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生活实例或是时事热点新闻,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辨析过程中,全面理解阅读文本的中心情感,同时也得到逆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助推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四)科学评价,巩固逆向阅读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反馈的作用。因此,在逆向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科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更好保障逆向阅读教学的成效。

在学生逆向阅读结束后,教师应组织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首先,确定评价标准:逆向思维态度如何、逆向思维是否合理、是否养成独自逆向思维的习惯、是否养成与他人合作进行逆向思维的习惯等。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信息,对比自己记录的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补充性、总结性评价,以此确保学生了解自己逆向思维的发展程度,进而找到继续利用逆向思维进行阅读的方向。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法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按照以上策略实施逆向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设置逆向学习目标、逆向学习任务及更多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进行有效逆向思考,从而给出个性且正确的观点。如此,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深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效果与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一系列逆向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理解与感悟所读文章的深意,同时学习作者的创作思路与方法,在后续写作时对其进行运用,进而提升其创作效果。另外,在写作构思中,学生也会主动运用逆向思维,写出立意新颖的优秀作文[2]。

(三)提高教师创新教学意识

在阅读教学运用逆向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认识到了新型教学法所起到的阅读教学作用,增强了对创新教学法的认同感。如此,在日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必然会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方法,并对其合理运用,从而形成创新教学意识,不断增强阅读教学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逆向教学法融入阅读教学中,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在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应重视逆向教学法的运用,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实施逆向阅读教学,进而保障阅读教学效果。在未来,高中语文教师应继续反思逆向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不断发现其不足并进行优化,全面发挥逆向教学助力语文阅读教与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洁文.高中语文逆向教学设计探索:以“家园亲情”古诗 词单元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4):84-88.

[2]林江波.“逆向教学设计”让语文教学更高效[J].语数外学 习(高中版),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