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全流程创新研究
武雄飞 杜川 陆雯雯 王玉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中的难点,包括安全保密与进度推进的平衡、技术复杂与专业人才短缺、需求多变与预算管理的矛盾、资金投入大与资金使用效率低以及国际合作与管理能力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难点,提出建立保密与进度协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预算管理等解决策略。同时,探讨管理创新点的提炼方向,包括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创新、流程优化与敏捷管理创新、团队协作与跨功能团队创新、风险管理与实时监控创新以及资金管理与绩效考核创新等,以期为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的高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国有企业;项目管理;难点;解决策略;
一、引言
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对于维护国家综合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这类项目往往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其管理流程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难点,并通过管理创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成为了其关注的焦点。
二、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流程难点分析
(一)安全保密与进度推进的平衡难题
建设项目涉及大量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保密要求极高。严格的保密措施虽然保障了信息安全,但也导致信息流通受限,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下,进而影响项目整体进度。
(二)技术复杂与专业人才短缺的双重困境
建设项目通常涵盖了众多高新技术和复杂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团队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然而,当前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项目需求,且大部分缺乏实战经验,难以胜任项目的复杂技术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需求多变与预算管理的矛盾冲突
建设项目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调整、战略变化和市场需求等,导致需求多变,项目变更频繁。而另一方面,国拨资金使用率要求 100%,预算调整困难,这就使得需求变化与预算管理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给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带来了巨大挑战。
(四)资金投入大与资金使用效率低的现状
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通常非常巨大,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成为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项目进度滞后、资金拨付不及时等原因,往往会出现资金沉淀与闲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五)国际合作与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国际合作。然而,部分军工企业缺乏国际化的项目管理能力,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合作环境。在跨国合作项目中,可能会出现沟通障碍、文化冲突、管理理念差异等问题,导致项目无法顺利推进。
三、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流程解决策略探讨
(一)安全保密与进度推进的平衡策略
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明确信息分级标准和管理流程,确保关键信息的保密性。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保证保密的前提下,实现非关键信息的及时共享,提高跨部门协作效率,促进项目进度的顺利推进。
(二)技术复杂与专业人才短缺的解决策略
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开设定向培养课程和实习项目,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项目团队,充实技术力量。
2.提升团队技术能力
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鼓励团队成员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实战经验。此外,还可以建立技术激励机制,对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三)需求多变与预算管理的协调策略
1.建立需求变更管理机制
明确需求变更的流程和审批权限,对需求变更进行严格评估和审批。在变更实施前,充分论证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对项目整体的影响,确保变更合理且可控。同时,建立需求变更追溯机制,对变更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后续的项目管理和预算调整提供依据。
2.优化预算管理
建立动态预算调整机制,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和进度情况,适时调整预算。在预算编制阶段,充分考虑需求变更的可能性,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偏差问题,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资金投入大与资金使用效率低的提升策略
1.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
建立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全程跟踪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关键节点和资金需求,确保资金按进度拨付,避免资金沉淀和闲置。
2.优化资金拨付流程
简化资金审批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资金申请、审批、拨付等环节的在线操作,缩短资金流转时间。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四、强化BIM管理思想在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一)BIM管理思想融入土建工程精细化管理
1.提高设计效率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形成数据模型,帮助设计师和制图员更好地分析工艺耦合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兼顾多专业耦合协同分析,如日照分析、碳排放分析等,提高建筑设计的效能,实现高效设计和可视化管理。
2.优化施工流程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碰撞检测和施工预演,优化施工计划,减少返工和整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实现4D进度管理
通过生成项目4D模型,结合施工单位指定的进度计划,对模型进行WBS工作分解,确定工作顺序和工作用时,从而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跟踪和模拟,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二)BIM管理思想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1.精确成本控制
利用BIM技术,可以精确计算工程量和资源需求,生成准确的施工图与模型,减少因设计变更导致的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精确控制。
2.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BIM模型合理规划和组织施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和现场混乱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论证周期与执行周期管理优化
(一)技术指标与资金执行的平衡
1.分阶段实施技术升级
在项目论证阶段,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升级空间,制定合理的技术升级计划。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技术升级,确保技术指标的提升与资金执行的平衡。
2.建立技术与资金协调机制
建立技术与资金协调机制,加强对项目技术指标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技术升级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动态预算管理
1.预留技术升级资金
在项目预算编制阶段,兼顾考虑统筹全局,预留一定的技术升级资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预留资金,确保技术指标的提升与资金执行的平衡。
2.优化预算调整流程
建立动态预算调整机制,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和进度情况,适时调整预算。在技术升级过程中,及时调整预算,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六、结论
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的管理流程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和管理创新措施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通过建立保密与进度协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预算管理等解决策略,以及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创新、流程优化与敏捷管理创新、团队协作与跨功能团队创新、风险管理与实时监控创新、资金管理与绩效考核创新等管理创新点的提炼和应用,可以为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的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将BIM管理思想融入国有企业大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可以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