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管性皮肤病的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

丛云鹏

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100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4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68例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指导下均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采取西医治疗,后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整体治疗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不同疗法应用后,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偏高,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低(P<0.05)。结论:予以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管性皮肤病;疗效

下肢血管性皮肤病属于皮肤科常见的病变情况,结节性红斑、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以及过敏性紫癜、变应性血管炎均归于此类疾病的范畴,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1]。现阶段,针对下肢血管性皮肤病常用药物治疗措施,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是因疾病治疗难度较高,容易反复性发作,长时间用药期间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中医疗法应用于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治疗期间采取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治疗原则,具有解毒、抗炎以及清热等作用,为探究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治疗期间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取效果,展开对照试验,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选对象确诊为下肢血管性皮肤病,健康档案建立时间为2024年1月-2024年12月,入试对象共计68例,在“随机数字表法”指导下均衡划分,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占比一致,比较其基本信息。对照组纳入对象性别构成为男性27例,女性7例,年龄选取区间介于48-75岁,均值为(61.73±2.48)岁;观察组纳入对象中有男性24例,剩余10例为女性,年龄介于50-74岁,平均(62.17±2.33)岁。基本信息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西医疗法,所用药物为美能片,产自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号J20080080,规格:100s,每日用药3次,单次用量为3片,同时采取美能注射液(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座间工厂(日本),J20130071,20ml*10支)静脉滴注,取100mg注射液应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300ml稀释,每日1次。

1.2.2观察组:在采取西医疗法的同时应用四妙汤、五根汤口服用药,前者包含川牛膝105g、生苡仁25 g,苍术、黄柏用药剂量均为12 g;后者包含白茅根、紫草根各25g,板蓝根、瓜蒌根各20 g,茜草根15g,两者中药汤剂均为每日1剂,持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显效即患者治疗以后相关临床症状以及皮损完全消失,皮肤颜色以及外观均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则表示患者症状减轻,皮损明显消退,至少为60%;无效即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未见改善[2]。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观察实验入组对象炎性指标测评结果并施以比较,包括: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L-8(白细胞介素-8),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离心处理(转速3000r/min,时间5min),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处理时应用版本为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差异经t检验结果验证;例数、构成比(n、%)用于计数资料表述,所用检验措施为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

该指标测定数值分别为94.12%、76.47%,观察组明显较高,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如表1。

2.2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两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讨论

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是指皮肤组织下发生血管病变的皮肤疾病,其发生机制并不明确,但是经研究证实和机体变态反应有关,现阶段针对该疾病常用药物治疗,常规西医治疗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无法保证用药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幅明显P<0.05,原因在于:从中医角度来讲,下肢血管性皮肤病可以将其划分为瘀阻经脉、湿热下注、淤血留滞、气血不足等多个证型,在采取西医治疗措施的同时应用四妙汤、五根汤辨证治疗,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所引起的皮肤病,可充分发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扶正脱毒的功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整体疗效[3]。

综上所述,下肢血管性皮肤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近远期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贾琳,申小娜,田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4,24(22):1435-1438.

[2]许毅霆,陈达生,李强.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在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20):74-77.

[3]章良瑢,张磊,朱美冬,等.虎杖清脉饮治疗下肢小血管病早期热郁毒聚证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24,45(09):1195-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