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海底世界》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与启示

作者

赵佩余

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2025年6月10日,在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2024-2026年)小学全科名教师小组互访活动中,有幸聆听了黄秋亮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第二课时。这堂课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海底探险之旅,充满了趣味与智慧,充分展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魅力,堪称一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以下将从“妙”“趣”“横”“生”四个维度展开评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深入剖析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妙”在设计,巧思布局。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黄老师的这堂课在设计上堪称精妙绝伦。以海绵宝宝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为线索,巧妙地将整个课堂打造成一场沉浸式的海底探险之旅。从情境导入开始,黄老师便以生动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海底世界的大门,随后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宛如精心编排的剧本,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逻辑严谨,却又自然流畅。在课堂的推进过程中,黄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多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任务:帮助派大星获得记忆水母、协助章鱼哥寻找智慧珍珠贝、为蟹老板撰写广告词以获取奇迹水晶。这些任务不仅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还巧妙地融入了语文要素的训练,如对海底动物活动方式的分析、对海底植物特点的描述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仿佛化身为海底探险队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参与度。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探究。黄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精心布局,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要素。这种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趣”在情境,灵动课堂

课堂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而黄老师在这堂课上将趣味性发挥到了极致。这主要得益于其对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生动呈现。动画角色的引入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蟹老板等角色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卡通形象,黄老师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角色不仅为课堂增添了趣味性,还成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向导”,让学生在与这些角色的互动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分析海底动物活动方式时,黄老师进一步发挥了情境教学的优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介绍,并通过动作演示等方式,体验不同动物的活动特点。例如,模仿海参的缓慢爬行、乌贼的喷墨逃生等,这些趣味十足的活动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黄老师的这堂课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黄老师成功地将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灵动性。

三、“横”在拓展,拓宽视野

教学内容的横向拓展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黄老师对知识整合与延伸的重视。在讲解“梭子鱼”时,黄老师没有局限于课本上对其速度快的简单描述,而是通过与地铁、火车速度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梭子鱼速度之快。这种横向对比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事物。此外,黄老师还注重将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在课堂上,黄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儿童海洋百科全书》《海底的秘密》等课外书籍,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海洋知识。这一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课外。通过阅读这些课外书籍,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态环境等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宽了知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

新课标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黄老师的这堂课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通过横向拓展教学内容,黄老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生”在课堂,彰显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彰显。黄老师的这堂课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首先,黄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海底动物进行介绍和表演。这种尊重学生选择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展示。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为植物撰写广告词,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黄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写作小提示,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广告词。

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黄老师的这堂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黄秋亮老师执教的这堂《海底世界》第二课时的语文课,凭借巧妙的教学设计、趣味横生的情境创设、横向拓展的知识延伸以及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彰显,生动演绎了“妙趣横生”的教学艺术,为语文教学树立了优秀的榜样。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与借鉴。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以黄老师的这堂课为范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多“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