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讲故事抓细节: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增强受众意识探析

作者

吴芸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引言:数字化时代,新闻报道风格呈现出多元化、趣味化以及故事化特点,能够有效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并更好地激发用户情感共鸣,使其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起到良好的新闻引导作用。为此编辑工作人员在新闻故事创作过程中,需要聚焦受众需求来精准捕捉故事细节,确保能够带给用户更加真实的体验感受,并全面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以此促进新闻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丰富内容细节,创新表达方式

数字化背景下,新闻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为此编辑人员在内容创作过程中,能够将更多内容细节真实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引导其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来发掘新闻更多故事。从而不仅能够带给用户良好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满足了其个性需求,促使新闻制作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新闻编辑需要主动加强技术运用,确保能够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新闻事件细节完整呈现在用户面前。以此有效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并全面提升受众阅读体验[1]。

以新闻作品《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为例,作品围绕“小康生活”“乡村振兴”来展开叙事,所选择的主人公为“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小红。作为一个曾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朱小红在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梦,是极具代表性的新闻人物。为此编辑人员在内容创作过程中以朱小红本人的“手机”作为内容模拟形态,设计了“支付宝”“相册”“微信”“相机”“地图”等 8 个最常见的 app 图标,并将主人公真实的生活素材完整嵌入到作品中。使用户能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了解朱小红的“小康生活”细节,以及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点滴变化。如此不仅将新闻故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同时也有助于从生活中最平凡、最朴实的角度,去逐渐揭露新时代农村生活全面奔向小康的壮丽全景。

二、增强互动细节,引发用户共鸣

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促使新闻作品呈现出了交互性、场景化、立体化特点。从而有效转变了传统模式下用户被动接收信息灌输僵化局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与新闻作品展开互动,进而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体验。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编辑需要精准把握用户的互动需求,通过其与新闻作品之间的交互细节,来引导用户更加深刻地感知事件背后隐含的动人故事。从而让用户产生高度的代入感、共情感与亲切感,进而促使作品的宣传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2]。

例如在新闻《H5 动态交互长卷|别样的“丰收”》当中,作品以 2023年 7 月,海河流域特大洪水灾害作为背景,讲述当地群众众志成城、抗灾自救、重建生产的别样“丰收”故事。作品不仅以写实手绘画卷的方式,将当地群众的自救故事完整呈现出来,同时为了增强用户代入感,还设计了种菜、买船、搭建温室等一系列互动小游戏内容,是用户切实“参与”抗洪故事当中,并在结尾处以生成“祝福明信片”的方式进一步扩散传播。从而以独特的互动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故事内涵,并带给了用户真实体验。

三、聚焦选题细节,贴近群众生活

新时期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用户在新闻阅读过程中面临着同质化、过载化的筛选难题,极易出现审美疲劳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新闻编辑在内容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把握选题细节,避免一味从宏大叙事角度来进行内容创作,而是注重贴近群众生活,以充满烟火气的独特选题角度,来有效吸引用户目光。使其不仅能够对新闻故事产生深刻共鸣,同时还能够主动联系自身生活,对新闻背后的社会现象进行广泛思考。以此有效提高新闻引导效果,并进一步增强了故事魅力。

例如在新闻作品《外卖小哥一通电话 ,北京这个小区 154 个单元楼装上新号牌》当中,作品围绕一通反馈电话来展开,因为看不清小区单元号牌,一名外卖小哥送餐整整延误了五分钟,进而直接导致后续所有送餐计划全被打乱。而在得到反馈诉求之后,北京市龙泽苑社区立刻出动,为社区 50 多个路口加装路牌,并为 154 个单元楼装号牌。而通过这一看似平凡的故事选题,却引发了人们关于基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以及当地社区接诉即办的良好工作机制。从而不仅增强了新闻故事性,也使其主题立意变得更加深刻。

四、把握情感细节,拉近受众距离

“情感性”是提升新闻故事内涵的关键要素,不仅能够有效吸引用户关注,同时也能够丰富新闻故事层次,使用户进一步感知作品的内在意蕴。因此在内容创作过程中,新闻编辑需要精准把握受众情感细节,进而在作品中注入鲜明的情感色彩,从而有效拉近用户距离,并确保新闻主题更加鲜明[3]。

以新闻作品《在泥土里寻找夏朝》为例,作品主要报道思想在于突出考古工作的不易,以及无数科研人员为了追求历史真相而放弃家庭生活的伟大精神。因此作品开篇便描述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的办公环境——“院子已经用了 30 多年,树木参天。”不仅体现出了一线考古队员数十年来的默默付出,更是突出了工作条件的简朴低调。从而快速将用户拉入相应的情感意境当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走入考古队的日常生活。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增强受众意识展开了深入分析,强调新闻编辑需要从受众角度入手,把握其情感、互动、体验等需求细节。从而对新闻内容形态进行有效调整,确保能够将新闻故事清晰呈现在用户眼前。

参考文献:

[1]雷申,曾甜. 广电编辑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重构研究 [J]. 采写编, 2025, (03): 110-112.

[2]于媛. 浅析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J]. 记者观察, 2023, (20): 48-50.

[3]马达辉.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增强受众意识的策略 [J]. 记者观察, 2023, (12):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