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法学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作者

王嘉豪

济南大学 250022

摘要:法治的核心是法律,在实践中,法学在人才培养、理论更新和法律制度的健全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对法学基础理论及法律理念的持续更新,也可以对目前我国法律的现实运作状况进行更为精确地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学对依法治国所起到的作用会对我国全面法治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将法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更稳定地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关键词:法学;依法治国;应用

前言:最近几年可以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研究法学,并主动投入到法学的工作中去。法学专业人员的迅速增加,必然会对法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依法治国的发展提供一种与时代潮流同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基础。所以,要注重对法学与法治相互推动关系的把握,让法学与法治相互推动发展,创造出一个充满法治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做出贡献。

一、法学对依法治国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法学对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直接的效果,而是以法律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对法学的不断研究会促使法律法规体制的不断健全,进而促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健全法律体制。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利益主体的多样化,每个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要求也不同。只有通过法学研究工作,不断地完善法律体系才能起到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学特别是宪法法学与经济法学,在维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必须在法制的范围内。当前,市场经济体系不太稳固,容易使我国经济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能够在国家层面上更好地起到宏观调节的功能,从而保证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稳定运行。依法治国要求按照法制体系中已有的规范,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控,以防止国家或政府随意干预经济行为。在这一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扩大对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程度,来制订并健全有关的法律,然后用健全的法律来实现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保护,从而保证我们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和顺利运转。

(三)有利于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法学的研究还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通过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活动,提高法生的整体素养,为法治社会提供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员。一个法治如此之强的国家,必然会有大量的律师和法律人才。只有经过法学教育和实践,培养出专业的法律人才队伍,才可以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对法学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具有较高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并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而对政府工作人员而言,需要通过法学教育使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未来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法律工作者,只有通过法律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满足法律实践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法律理论的发展,推动依法治国的落实。

二、强化法学在依法治国中作用的策略

(一)强化法学研究

第一,要持续地对法学理念和理论进行更新。在探索如何才能让法学对依法治国的作用发挥出最大时,既要善于吸收国外的优良经验,又要完善自己的法律体系。在进行法律理论的研究时,必须把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使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条件和需要相适应,摒弃固守成见、盲目崇外成见,推动我国法律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二,要擅长吸收国外优秀科研成果。为了在与资本主义相比中取得更大的优势,社会主义应该勇敢地吸取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所有文明的成果,吸取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甚至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所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当今社会是一个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年代,而相互学习与借鉴又是法学理论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地强调着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不但要在经济领域中实施对外开放的方针,而且要在文化教育领域中主动地贯彻开放的思想,让我们的法律观念和理论研究得到充实,从而为依法治国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术理论和意见[1]。

(二)加强人才培养

第一,要强化法律实践性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大学与社会的隔阂消除,把社会优秀的实践教育资源带到大学里来,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人员与法律实践者的沟通[2]。法学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在法律教育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对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其实质而言,任何法律理论都必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重视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强化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教育效果。

第二,要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素养。依法办事是法制建设的要义,要想实现依法治国,仅靠“良法”是不够的,没有健全的实施机制是不行的,所以必须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职业素质的培训,提高国家有关部门的执法水平。通过对执法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其在法治的架构中发挥作用,从而保证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要强化对执法者的法律教育,让相应的执法者学会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加对法律的宣传,努力让执法人员能够按照法律来执行任务。

(三)创造法律环境

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将法学对依法治国的正面影响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要充分关注到两者之间的双向推进效应,并利用推进效应来达到最大利益,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两者的发展。法学与依法治国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法律环境的创建需要意识到二者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出法学理论的重要作用,提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执行过程中的专业性、规范性。在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也要逐渐提升法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让法学可以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法学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要注重对法学与法治相互推动关系的把握,让法学与法治相互推动发展,创造出一个充满法治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做出贡献。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强化法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创造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9(12):188-191.

[2]方立祺.论法学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