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分析与提升

作者

赖景标 刘华南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1457

摘要: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直接影响航运业的经济成本与环境效益。通过系统解构电力推进系统的架构与运行逻辑,深入探究影响能效的关键要素,构建科学的能效评估体系。结合高效电机、变频驱动、能量管理策略及新能源集成等技术手段,辅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助力航运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针对系统运行中的隐性损耗、新型储能技术应用等方向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深化能效提升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关键词:船舶、电力推进、能效分析、能效优化

引言

在全球航运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船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其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占比不容忽视。传统船舶推进方式存在效率低、污染大等问题,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凭借灵活的布置方式、良好的操纵性能及潜在的节能优势,逐渐成为现代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深入开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分析与提升研究,对推动航运业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船舶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的不断升级,能效提升研究需持续向更精细化、多元化方向拓展。

一、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分析

1.1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由发电、配电、推进电机及控制等子系统构成。发电系统通常包含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将燃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配电系统负责电能的传输与分配,确保各用电设备稳定运行;推进电机作为核心执行部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螺旋桨旋转。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船舶航行工况,实时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与推进电机转速。例如,在低速巡航时,可关闭部分发电机组,减少空载损耗,通过变频技术降低推进电机转速,实现按需供能,以适应不同航行需求,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值得注意的是,系统中存在的谐波干扰会影响电能质量,进而导致设备发热、损耗增加,因此需要通过滤波器等装置进行谐波抑制,维持系统稳定运行。

1.2影响能效的关键因素分析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设备选型方面,发电机、推进电机等核心设备的效率等级直接决定系统整体能效,低效设备即便处于额定工况,也会造成大量能量损耗。运行工况方面,船舶在不同航速、载重及海况下,推进系统负载特性差异显著,频繁的工况变化会使设备偏离高效运行区间。此外,能量传输过程中的线路损耗、散热损耗以及控制系统的调节精度,均会对能效产生影响。如不合理的线路布局会增加电阻,导致电能在线路传输中转化为热能散失;控制系统响应迟缓或调节不当,无法及时匹配工况变化,也会降低系统能效。另外,设备的老化、维护保养状况同样不可忽视,长期未维护的电机轴承磨损会增加机械阻力,降低设备运行效率。

1.3能效评估指标与方法

构建科学的能效评估体系是提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的基础。常用评估指标包括推进系统总效率、单位运输量能耗等。推进系统总效率反映电能转化为推进机械能的综合效率;单位运输量能耗则衡量船舶完成单位运输任务的能源消耗水平。评估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的理论计算与实际航行数据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能效表现,再结合船上安装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的电压、电流、转速等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与验证,从而准确评估系统能效,为能效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能效评估方法逐渐兴起,通过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学习,可更精准地预测系统能效变化趋势。

二、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优化技术

2.1高效电机与变频驱动技术

高效电机采用先进的电磁设计与材料工艺,相比传统电机,在相同功率输出下可降低损耗10%-15%。其优化的磁路结构减少了磁滞与涡流损耗,轻量化设计降低了转动惯量,提高了响应速度。变频驱动技术通过调节电机供电频率,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根据实际负载需求动态调整电机转速,避免电机长期处于满负荷或低效率运行状态。例如,在船舶靠泊或装卸货时,降低推进电机转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使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新型超导电机技术的研发也为电机效率提升带来新突破,其几乎零电阻的特性可大幅降低电能损耗,但目前受限于成本与技术成熟度,尚未大规模应用。

2.2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策略

能量管理系统整合船舶各用电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电能分配。在满足船舶航行与作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发电机组的启停与负载分配,优先启用高效发电机组,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优化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模型预测的能量管理、自适应控制等。基于模型预测的能量管理,利用船舶未来工况预测数据,提前调整发电机组输出与推进电机功率,减少能量浪费;自适应控制则根据系统实时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控制参数,提高系统对工况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优能效运行状态。

2.3新能源与混合动力集成方案

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与传统柴油动力相结合,构建混合动力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在船舶甲板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光能发电,为船舶辅助设备供电或储存于电池组中;配备小型风力发电机,在合适风况下获取风能。电池-柴油发电机组混合动力系统可根据航行工况灵活切换动力源。在短距离航行或低速巡航时,采用电池供电,实现零排放运行;在长距离航行或高负载工况下,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并利用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船舶制动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中,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燃油消耗与碳排放。新型液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特点,成为船舶储能系统的潜在优选方案,为新能源与混合动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三、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提升实践

某远洋运输公司对旗下一艘集装箱船进行电力推进系统能效提升改造。在设备升级方面,换装高效永磁同步推进电机与新一代变频器,电机效率提升12%,变频器控制精度显著提高。能量管理系统采用基于强化学习的优化算法,实时优化发电机组与推进电机的运行参数。同时,加装太阳能光伏板与锂电池储能系统,构建混合动力系统。改造后,船舶在典型航线上的单位运输量能耗降低18%,年燃油消耗减少约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5%,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碳效果,验证了能效提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另一航运企业对油轮进行改造时,引入智能能效管理平台,整合船舶动力、航行、气象等多源数据,通过动态优化航线与动力配置,使船舶能效进一步提升12%,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技术在能效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设备升级、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等多个层面。通过深入分析系统能效影响因素,采用高效电机、变频驱动、智能能量管理及新能源集成等技术手段,并结合实际工程实践,能够有效提高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降低航运业能源消耗与环境负担。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能效提升将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发展,为实现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郑安洪.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特点及应用分析[J].珠江水运,2014(19):3.

[2]周坤欣,商迪,林叶锦,等.电力推进船舶仿真及能效优化方法[J].中国航海,2022,45(3):6.

[3]盖金龙.船舶电力推进实验平台监控设计及能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