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当代电视剧创作中的题材选取与叙事方式研究

作者

代冀川

河北广播电视台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

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电视剧创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题材选取与叙事方式不仅影响作品的艺术品质,更关乎社会价值观的传递与文化认同的构建。早期电视剧多以历史正剧、家族传奇为主,叙事手法相对单一;而如今,题材类型日益丰富,从聚焦脱贫攻坚的《山海情》到展现时代变迁的《人世间》,从悬疑推理的《隐秘的角落》到古装奇幻的《苍兰诀》,不同题材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观剧需求。在叙事层面,创作者突破传统线性叙事的局限,采用多线叙事、倒叙插叙、虚实结合等手法,增强剧情的吸引力与表现力。

一、年代剧题材选取的演变与趋势

1.1 从大历史叙述到小人物视角的转变

早期年代剧热衷于展现大历史背景下的风云变幻,以帝王将相、豪门世家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宏大叙事勾勒时代轮廓,如《大宅门》以白家药铺的兴衰折射清末至民国的社会变迁,《康熙王朝》展现帝王的雄韬伟略与王朝更迭。这类作品虽能呈现历史的波澜壮阔,但受众相对局限于“精英阶层”。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转变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兴起,年代剧逐渐将镜头对准小人物的生活。《山海情》聚焦宁夏西海固普通村民在脱贫攻坚中的奋斗历程,通过马得福、李水花等平凡人物的故事,展现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坚韧与希望;《人世间》以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为线索,描绘普通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酸甜苦辣。这种转变使年代剧更贴近生活本质,让观众从平凡人的故事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也拓宽了年代剧的创作边界,使作品更具现实意义与情感共鸣。

1.2 时代背景与社会议题的融合表达

年代剧不再单纯是对过去时代的复刻,而是愈发注重将时代背景与当下社会议题紧密融合,以史为鉴,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小巷人家》以上世纪 70 年代末为背景,通过林家、吴家等普通家庭的生活琐事,探讨家庭责任与个人发展的矛盾,这一主题与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家庭与事业平衡问题形成呼应;《父辈的荣耀》围绕林业转型,展现林业工人从伐木到护林的身份转变,深刻映射出当下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这些作品通过挖掘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内在联系,让观众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思考当下社会问题的根源与解决路径。如《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背景,展现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赋予年代剧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1.3 家庭伦理与情感叙事的题材拓展

家庭一直是年代剧的重要题材,但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拓展深化。早期年代剧对家庭关系的刻画多集中于传统的亲情、爱情,人物情感相对单一、脸谱化。如今,家庭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不仅涵盖血缘关系,邻里情、同事情等社会关系也成为家庭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乔家的儿女》展现乔家五个孩子在艰苦岁月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亲情,同时也刻画了他们在爱情、婚姻中的困惑与挣扎;《父母爱情》通过安杰与江德福的婚姻生活,展现夫妻间的包容与理解,以及时代变迁对家庭的影响。此外,作品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更加细腻复杂,突破非黑即白的简单设定,展现人性的多面性。如《金婚》中佟志和文丽在五十年婚姻中的争吵与磨合,仿佛是现实婚姻的真实写照,不仅让观众产生了共情,也使年代剧的家庭伦理与情感叙事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二、年代剧叙事方式的类型分析

2.1 经典线性叙事与时间推进结构

经典线性叙事以时间为轴线,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推进剧情,是年代剧最传统且常用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条理清晰,观众能够跟随角色的成长和时代的变迁,完整地感受故事的发展脉络,具有很强的代入感。《父母爱情》从安杰与江德福相识、相恋、结婚,到养育子女、共同步入晚年,将 20 世纪 50 年代至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变迁,巧妙融入夫妻二人的生活点滴。

剧中通过记录家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如孩子的升学就业、家庭住址的搬迁、生活用品的更迭等,将时代的烙印具象化。线性叙事使剧情发展平稳连贯,观众能清晰感知到岁月在角色身上留下的痕迹,随着剧情推进,逐渐建立起对角色的情感认同,在平稳的叙事节奏中收获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历史厚重感,也让观众对特定历史时期有更直观、深入的理解。

2.2 多时空交错与闪回式叙事手法

多时空交错与闪回式叙事打破了传统时间线的束缚,通过在不同时空维度间自由穿梭,为年代剧注入了全新的叙事活力。《人世间》以周家人的命运为主线,频繁在知青下乡、国企改革、市场经济浪潮等不同历史时期切换,将人物置于时代的十字路口,展现其在重大历史事件冲击下的抉择与挣扎;《繁花》则以 90 年代上海的商战风云为核心,不断穿插阿宝与沪生、小毛年少时的回忆片段,这些闪回画面不仅丰富了主角的人物形象,更在今昔对比中,勾勒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这种叙事手法如同拼图游戏,通过碎片化的时空片段,逐步拼凑出完整的时代图景。不同时空的碰撞与交织,既增加了剧情的层次感与悬念感,又为观众提供了多维度解读角色的视角,使人物性格更加立体丰满,同时也让观众在穿梭历史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塑造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

2.3 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的叙事融合

将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紧密交织,是年代剧创作中极具感染力的叙事策略。《闯关东》中,朱开山一家背井离乡、闯荡东北的历程,既是个体为求生存的拼搏史,也是近代中国民众在动荡时局下顽强抗争的缩影,他们在东北土地上的开垦、创业与奋斗,与国家在战乱年代的苦难与觉醒紧密相连;《南来北往》里,铁路乘警马魁、汪新等人在列车上的坚守与成长,看似是平凡岗位上的日常工作,实则映射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秩序的构建与维护,个体的职业选择与责任担当,成为时代变革浪潮中的重要注脚。

3 结语

当代电视剧创作在题材选取与叙事方式上的创新,是社会文化发展、观众需求变化以及影视行业自身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样化的题材选取让电视剧更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脉搏,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叙事方式的革新则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观赏性,使故事表达更加丰富立体。增强电视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甜甜.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如何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3):118-120.

[2]马黛.当代语境下民族题材电视剧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传播[J].中国电视,2022,(03):61-64.

[3]吴雅竹.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与叙事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