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灌区一张图建设应用研究
李文龙
南京金水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1
引言:灌区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灌区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灌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灌区一张图作为灌区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以其精准、高效、动态的优势,为灌区一张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在灌区一张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对提升灌区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测绘地理信息在灌区一张图建设中的服务价值
(一)提升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精度与可视化水平
灌区管理涉及大量空间信息,如渠系设施、灌溉面积、土地利用等,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灌区对空间信息精准管理的需求。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手段,快速获取灌区高精度影像,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灌区三维地形模型,大幅提升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的精度。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还能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呈现灌区空间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灌区信息视图,辅助其制定灌溉调度、工程维护等决策。
(二)支撑灌区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决策
灌区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土壤等多种因素。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难以全面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精度不高等问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整合灌区地形、地质、水文等多源数据,构建灌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为灌区规划设计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利用数字地形分析、三维设计等技术。设计人员能更加精准地优化渠系布局、确定枢纽工程选址等,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工程建设阶段,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还能及时提供工程进度监测、质量监管等数据服务,助力工程建设科学管控,通过构建灌区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管理部门能实时掌控工程进展,优化资源调度,确保灌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1]。
(三)促进灌区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发展
灌区管理涉及工程管理、灌溉调度、用水管理等多个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灌区管理的需求。以测绘地理信息为支撑,构建灌区一张图,是实现灌区数字化转型、智慧化管理的关键一步,通过灌区一张图,能够将灌区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集成整合,消除“数据孤岛”,实现灌区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在灌区一张图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移动 GIS 等新技术应用,管理部门能够实现灌区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测、智能分析等,大幅提升灌区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
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灌区一张图建设的应用策
(一)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灌区地理信息平台
灌区地理信息的来源多样,包括测绘、水利、农业、国土等多个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数据资源,整合灌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外业调查、遥感解译等方式补充完善,构建权威、统一的灌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一步采集灌区水利设施、土地利用现状、农作物种植等专题数据,并与灌区管理业务数据进行关联整合,构建灌区一张图的地理信息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存储与管理,并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实现与灌区管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平台还应提供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功能,为灌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服务,通过构建多源融合的灌区地理信息平台,夯实灌区一张图建设的数据基础[3]。
(二)建立灌区专题图层体系与动态更新机制
灌区一张图需要全面、准确地反映灌区各类信息,因此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专题图层体系,专题图层应根据灌区管理的需求,合理设置内容,科学组织分类。如基础地理图层可包含地形、水系、交通等要素;灌区设施图层可包含渠系、泵站、建筑物等;灌溉管理图层可包含灌溉计划、用水量、灌溉效果评价等,要从灌区规划设计、运行调度、工程管理等管理需求出发,构建全面、细致、适用的图层体系,做到图层内容全覆盖、组织有条理、应用有重点,同时,灌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相关数据也需要与时俱进。要建立灌区一张图的动态更新机制,根据灌区实际变化,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外业调查等手段及时更新图层数据,确保一张图与灌区实际同步,可建立健全灌区地理信息动态更新的标准规范,明确更新的对象、周期、方法、流程等,形成常态化的更新机制,为灌区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
(三)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体系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灌区一张图建设涉及技术流程多、参与部门广、数据类型复杂,需要建立科学、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以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建设质量,要从灌区测绘、数据库建设、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等环节入手。分别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如在灌区测绘中,要规范采用 1:1000 或1:2000 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测绘作业;在数据库建设中,要统一数据分类编码、数据格式、坐标系统等;在软件开发中,要规范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接口标准等,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保证灌区一张图建设各环节的标准统一、有序衔接。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测绘外业调查、数据处理、成果入库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确保一张图数据的精度、完整性、逻辑一致性。要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加大过程质量监管力度,建立科学的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将质量意识贯穿于灌区一张图建设的全过程。
结语
灌区一张图建设是智慧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灌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灌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新时期,要进一步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在灌区一张图建设中的应用,推进多源数据融合、完善专题图层体系、健全技术标准规范,为灌区一张图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灌区管理部门也要加大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力度,将灌区一张图作为灌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推动灌区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创新、治理体系优化,全面提升灌区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范珂.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3,48(01):197-200.
[2]杨佳琪,董卫,刘恒飞.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兰西县重点项目“一张图”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06):110-112+116.
[3]王伟,金贤锋.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数据成果服务应用展望[J].测绘通报,2020,(12):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