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中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研究
李双骥
宜宾三江新区城乡融合发展局 四川宜宾 75001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现状,探寻有效的治理策略,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1. 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1.1 污染物种类与特征
在我国城市的大气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污染物。其中,颗粒物是最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类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硫酸盐、硝酸盐、重金属等。这些颗粒物来源广泛,有的来自自然沙尘,更多的则是人为活动的产物。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等。二氧化硫( ΔSO2 )也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如煤炭燃烧。 SO2 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酸雨,对土壤、水体和建筑物等造成严重损害。氮氧化物 (NOx) )同样不容忽视,其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生产中的高温燃烧过程。 NOx 在大气中会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O₃)等二次污染物,加重大气污染的复杂性。挥发性有机物(VOCs)种类繁多,来源包括化工、涂装、印刷等行业。VOCs 在光照条件下会与 NOx 发生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等造成刺激。
1.2 污染分布情况
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分布来看,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由于采暖需求,大量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导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京津冀地区是典型的大气污染重灾区。该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工业企业、人口密集,能源消耗巨大。工业排放、冬季采暖锅炉的运行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因素叠加,使得该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堪忧。在南方地区,虽然没有北方冬季采暖带来的大规模污染问题,但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如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城市,由于化工、电子等产业密集,大气污染也较为突出。特别是 VOCs 的排放,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而一些大型城市的中心区域,由于交通流量大,机动车尾气排放集中,NOₓ和颗粒物的污染浓度相对较高。同时,城市中的建筑工地分布区域,往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扬尘污染,影响周边大气环境质量。
2. 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2.1 工业排放因素
工业生产是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企业众多。在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环节都会产生污染物。例如,在钢铁行业,铁矿石的烧结、焦炭的炼制以及钢铁的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SO2 和 NOx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巨大,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化工行业更是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化工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许多原料和产品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有VOCs 的排放,还可能会因为生产事故或者设备老化等原因,泄漏出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硫化氢等。电力行业主要依赖煤炭燃烧发电,虽然近年来在不断推进清洁发电技术,但在传统的火力发电模式下,煤炭燃烧产生的 SO2 、 NOx 和颗粒物排放量依然很高。
2.2 交通尾气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交通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机动车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燃烧时会排放出CO、 NOx 、颗粒物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其中,老旧车辆由于发动机技术落后、尾气净化装置失效等原因,尾气排放更为严重。在城市的交通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启停,发动机处于不稳定工作状态,会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此外,摩托车和重型柴油车的尾气排放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摩托车尾气净化技术相对较差,排放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大气环境。重型柴油车由于其高负荷运行的特点,排放的 NOx 和颗粒物浓度较高。而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更为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交通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大气污染治理策略
3.1 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法规。在宏观层面,国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综合性政策文件,明确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这些政策文件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交通改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政策要求逐步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产业升级方面,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行限制和淘汰,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针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安装污染物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达标处理后再排放。对于违法排放的企业,将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在交通领域,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3.2 先进治理技术应用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先进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对于颗粒物的治理,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除尘技术,包括静电除尘、布袋除尘和湿式除尘等。静电除尘技术利用电场力使颗粒物带电,然后被吸附到电极上,具有除尘效率高、阻力小等优点,适用于大型工业企业的颗粒物治理。布袋除尘则是通过滤袋过滤颗粒物,其除尘效率也较高,对细颗粒物的捕捉能力较强。湿式除尘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将颗粒物洗涤下来,常用于一些对湿度要求不高的工业场所。在 SO₂治理方面,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的脱硫技术有石灰石 - 石膏法、氨法脱硫等。石灰石 - 石膏法是将石灰石浆液喷入烟道,与 SO₂发生反应,生成石膏,这种方法脱硫效率高,技术成熟。氨法脱硫则是利用氨作为吸收剂,吸收 SO₂后可以生产硫酸铵等化肥产品,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 NOₓ治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是主流。SCR 技术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将NOₓ还原为氮气和水,其脱硝效率高,但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SNCR 技术不需要催化剂,通过在高温区域喷入还原剂来降低NOₓ的排放,成本相对较低,但脱硝效率略低于 SCR 技术。在VOCs 治理方面,吸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VOCs,然后进行脱附再生;催化燃烧技术则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 VOCs 在较低温度下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VOCs,具有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3.3 公众环保意识提升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环保宣传的深入,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一方面,学校教育在环保意识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置了环保相关的课程或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如大气污染的危害、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未来环保行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另一方面,社会媒体的宣传也在不断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公众应该如何参与环保行动。例如,一些电视台制作了关于雾霾成因和治理的纪录片,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治理的紧迫性。
结束语: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治理策略的探讨,需各方共同努力,落实各项措施,加强监管与合作。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平. 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研究[J]. 清洗世界,2024,40(12):127-129.
[2]卞刚刚.城市环境管理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的途径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1):45-47.
[3]冯汉坤.环境监测管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4,42(09):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