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
张雷
辽宁 沈阳 110031 身份证:152103198009111512
大型建筑施工开展中,积极推进 BIM 技术应用,以此先进技术创新施工管理,实现项目高效管理[1]。以BIM 技术为支持,开展现代化项目管理,建立以 BIM 技术为支持的管理体系,实现施工精细化管理。文章以某生活广场施工工程为例进行分析,分析BIM 技术的实际内容及优越性价值。
1 工程概况
某地区生活广场建设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生活广场建设的由购物街、住宅、酒店等组成,工程整体建设面积为 62136m2 ,地上建筑面积达到 48932m2 ,地下面积为13204m2。住宅建筑达到 27 层,酒店为9 层,地下室为1 层。
2 工程关键点
该工程地下室整体面积较大,且一些基础性标高差异性较大,整体施工难度较大。且结构构件节点复杂,施工技术交底存在较大的难度。建筑属于超高型建筑,节点复杂,砌块排布不到位将导致大量成本投入,徒增工程成本[2]。此外,工程地下管线负责,墙体上需预留大量孔洞,工程施工难度大。
3BIM 技术应用支持
3.1 技术支持。通过BIM 技术,可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 BIM 技术建模,对图纸建立三维模型,发现疑问问题。在某地区生活广场建设工程中,通过 BIM 技术建模,发现土建图纸存在问题共 65 处,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交底,在电脑上对工程复杂管线提前规划布置,设计施工方案。3.2 碰撞检查。将不同专业的 BIM 模型结合起来,提前对地基、建筑、管线布置等专业空间上的碰撞冲突模拟规划,自动输出碰撞报告,了解不同施工及工种作业之间的冲突,发现图纸问题,展开讨论,验证,快速获取解决办法,同时,减少实际施工中施工的返工风险。在此工程中,主要对地下室的建设进行碰撞检查,分析建筑结构施工、管线布置、混凝土浇筑等不同施工步骤可能产生的碰撞,经检查发现,碰撞点高达 1058 个[3]。对机电施工和结构之间影响较大的碰撞点,对此类较大碰撞点设置三维图形限制,将具体碰撞位置、管线交叉、设备名称扥更信息明确支出,得到碰撞检查汇总清单报告。3.3 管线综合。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建筑工程中机电安全的重要施工技术,对施工质量稳定有重要影响。对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而言,其需对建筑中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管线合理规划。通过BIM 技术的支持,对管线规划建立BIM 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云碰撞检查,找到具体碰撞点,将其传递给安装模型,对三维BIM 模型融入碰撞点,完善模型信息。考虑到不同方面因素对管线的影响,要求施工当中坚持有压管让无压管,对大管线优先施工,随后对小管线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的内容优先进行施工,之后对施工难度较小的进行施工。此外,施工需注重电缆桥架不能设计在管道下方,避免管道渗漏影响电缆安全性。3.4 洞口预留。为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稳定,在施工前期需以BIM 技术为支持,确定混凝土需要预留的洞口位置,避免后期再次打洞,破坏混凝土结构稳定,需按照场地特点,对班组可视化交底,避免不合理洞口,影响管线优化效果。3.53D 漫游展示。对建筑工程中管线碰撞优化试验后,需进行施工交底,模拟实际施工开展,结合该生活广场建设工程的施工重难点,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模型化”处理,以专业技术人员体现分析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定位施工中需重点对待的位置,协调各个工种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对地下室结构、管道进行模型模拟安装,专业人员指出安装中的不合理内容,探讨如何解决或规避,为实际的地下室管线布置奠定基础。利用BIM 技术,在实际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已充分模拟,可确保工程稳定施工,工程质量问题迎刃而解。3.6 高大支模。以BIM 技术为支持,设置高大支模构件,在较短的实践中可以查找到需要分析的构件,定位具体构件位置,为专家论证工程构件科学性提供依据。通过三维可视化操作,让具体的施工人员对工程高大支模位置及邻近位置有良好认知,通过 BIM 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筛选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构件,给予充分重视。3.7 对工程中复杂节点的可视化交底。以 BIM 建模技术,对施工工程中的复杂节点部位以三维模型形式显示出来,预知工程中的三维构造组成,实现可视化引导施工。此外,可以将三维模型作为支持,对施工班组指导教育开展技术交底,规范工程施工,减低工程返修率,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投入。3.8 脚手架施工方案模拟。脚手架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性的重要设置,不合理的脚手架搭建势必会引发安全隐患。脚手架由大量钢构杆组成,搭建复杂,且存在一定难度。可以 BIM 技术为支持,对脚手架搭设进行模拟,对局部重要节点交底,提高脚手架的安全系数。如图1 所述。
4 计算工程量数据支持利用
BIM 技术可准确计算工程施工需要的工程量,计算现场施工材料用量,有效规避人工计算产生的误差,节约工程预算时间。采用 BIM 技术对工程量计算分析,仅需几秒钟,即可获取准确的计算结果。此外,采用 BIM 技术,可按照不同施工区域,按照编制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安排资金流动。
5 BIM 技术的应用
5.1 基于BIM 技术迅速的在建筑行业中发展的这一背景,由于我国相关的政策不断的出台以及建设投资方不断增加对于该项技术的重视程度,施工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及时的转变方向同时提出策略,并且对于 BIM 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积极主动的投入。5.2 由于 BIM 这项技术对于硬件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将计算机的硬件升级换代,虽然 BIM 的软件在前期投入较高的费用,但是正版的软件具有十分齐全的功能,比较适合企业用作商业的用途,并且软件的厂家还能够提供所配套的培训以及咨询的服务。5.3 由于使用 BIM 软件的人员,需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并且还需要具有工程建设这一专业方面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且项目工程量极大,必须所有相关人员共同的协同才能将其完成。因此,必须要引进和培养 BIM 技术相关的人才,这样是这项技术能否得到大力推广的关键。5.4 由于目前对于BIM 这项技术施工单位还在探索应用的这一阶段,缺少实际工程的经验,在 BIM 软件中有些族库在设置上不符合我国规范的标准,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去积累经验,从而建立自己的构件族库。5.5 对于 BIM 团队进行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培训,可以先从一些简单项目开始,然后逐渐的开始一些大的项目,从而积累经验,对于那些复杂的项目要合理组织人员分配,提高团队协同设计的工作能力,从而组建尘封归属 BIM 技术应用的团队来应对不同项目所提出的任务挑战。
6 结束语
在某地区生活广场建设工程中,应用 BIM 技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程度大大提高,通过提前建模模拟分析,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的实时交流,管理人员精确掌握工程数据,为科学施工奠定坚实基础。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提前对各项施工内容规划处理,及时规避工程返工风险,确保工程稳定运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1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