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

作者

白淑梅

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四井子学校 1372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趣味性阅读教学则强调将趣味性融入阅读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效率。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性缺失的现状,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策略;实施路径;阅读兴趣

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厌倦情绪,阅读效果不佳。因此,探索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对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一)趣味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趣味性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趣味性元素融入阅读材料、阅读过程和阅读评价等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趣味性阅读教学的价值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阅读教学通过创设有趣的阅读情境,选择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能力。趣味性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在趣味性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3.丰富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趣味性阅读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有趣的故事、诗歌、散文等,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陶冶情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趣味性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通过趣味性阅读,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关键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尽管趣味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阅读教学的趣味性缺失:

1.阅读材料单一,缺乏吸引力。一些教师习惯于使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教学,而教材中的课文往往偏重于知识性和思想性,趣味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互动性。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3.阅读评价单一,缺乏激励性。一些教师在阅读评价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方法的评价,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性,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三、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1.拓展阅读材料的来源。教师应突破教材的限制,广泛搜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例如儿童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2.关注阅读材料的趣味性。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那些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读物,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漫画、绘本等。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提供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互动体验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表演小品、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教学目标,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讨论、辩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阅读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使阅读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三)优化阅读评价,激励阅读热情

1.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阅读态度、阅读方法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成长记录袋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

3.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1.建设班级图书角。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摆放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并定期更新图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2.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故事会、朗诵比赛、读书征文等,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家校合作,共同推进阅读。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二)构建趣味性阅读课程

1.开设阅读选修课。学校可以开设各种阅读选修课,例如儿童文学欣赏、科普阅读、经典诵读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2.将阅读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在科学课中阅读科普读物,在美术课中阅读美术相关的书籍,在音乐课中阅读音乐相关的书籍,使阅读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趣味性阅读教学的认识,帮助教师掌握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师应积极开展趣味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结论

趣味性阅读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趣味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趣味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将趣味性融入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独家注明: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LG23135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孔义.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漫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8(12):28-29.

[2]李晓红.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9(5):45-46.

[3]王丽.趣味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20(3):52-53.

[4]张静.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J].小学语文教学,202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