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旅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孙炜炜

赤峰卫生学校(翁牛特旗职业中学) 024500

数字化时代旅游业态发展出新的道路,中职旅游教育也要冲破传统教学框架,创建以数字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校应依照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开发包含数据分析、智慧旅游、全媒体营销等模块的专业课程。将VR/AR技术、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数字工具融入传统课程教学,让学员在酒店经营、导游讲解、旅行社运作等传统领域学习的同时,学会使用这些数字化工具。增添旅游电子商务、旅游APP开发基础、智慧景区管理等新兴课程,培育学员的跨界思维和创新才能。不过,课程设置应有阶梯式递进的特征,从数字基本知识、数字工具操作到数字创新应用逐步深入。 学校可以进行模块教学设计,根据区域旅游产业特点来选择课程权重,比如在滨海旅游地区就加强智慧海洋旅游课程的比重,在文化旅游地区则增强数字文创课程的比重。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应当不再仅仅着眼于知识记忆的灌输,而要建立起以项目的完成度、数字工具的应用程度、提出的创新方案质量等内容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让课程的内容和产业紧密对接。学校应当定期举办专业教师的数字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们的数字技能,保证课程内容能够及时更新,永远与产业最前沿保持并肩前进的脚步。

二、 构建实践导向的沉浸式混合教学模式

数字化背景下,中职旅游教育教学方式要冲破传统课堂的限制,采用沉浸式混合教学模式来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营造出真实的作业场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建酒店前台接待、景区导览、旅游产品设计之类的虚拟训练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反复练习自己的专业技能。引进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支撑的智慧教室,做到教学资源云端存储并随时调取,营造出随时可以学习的环境。凭借移动终端和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学生在线上可以完成理论学习和知识测评,在线下则专心于实操训练和团队协作项目,从而拓宽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特别项目式学习方法在数字化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设计“智慧旅游产品开发”“数字营销方案策划”“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等实战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工具完成从方案设计到成果呈现的全过程,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体系要打破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数字档案袋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展示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学习成果。教师角色也要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和数字资源整合者转变,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和平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

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旅游人才培养要冲破校园围墙局限,创建紧密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第一,学校积极对接区域内智慧旅游企业、数字文旅平台等新兴业态,共同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创建人才需求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技能分析,精准把握数字化时代旅游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动;第二,推行“双元”育人模式,邀请企业数字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担任兼职教师或技术指导,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推动双方人员交流与深度融合;第三,校企联手创建数字化实训基地,如共建智慧酒店实训室、全媒体营销中心、虚拟旅游体验中心等,配备行业最前沿的数字设备和系统,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场所。 尤为关键的是校企共同制订“工学交替”培养方案,把企业真实项目带进教学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先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再参与企业数字化项目操作,如智慧景区系统应用、旅游大数据分析、短视频营销策划等,做到理论与实践完美对接。最后,校企一同创建数字化人才评价准则,将行业认证、职业资格融入人才培育的全流程,确保人才培育质量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

四、 培育数字创新创业能力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时代旅游业创新创业机会不断涌现,中职旅游教育要培养学生数字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第一,学校可以创建“旅游数字创新实验室”,配备智能终端设备、数据分析软件、媒体制作工具等资源,给学生提供数字创意孵化场地;第二,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包含旅游电商运作、小程序开发基础、数字营销策划等实用技能培训,融合设计思维和精益创业理念,促使学生发现旅游市场痛点,用数字工具形成创新解决办法;第三,定期举办“旅游数字创新大赛”、“智慧旅游黑客马拉松”等竞赛活动,推动学生组建跨专业小组,针对区域旅游发展实际问题提出创意方案并完成原型开发,培育团队合作和项目运营能力。 同时,打造“创客导师团”,邀请旅游创业者、数字技术专家、投资人等担任创业导师,给学生提供专业引领与资源对接。尤其关键的是,学校要建立起创业项目孵化机制,为那些优秀的创意想法提供场地、资金和技术支持,促使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项目或者初创企业,引领学生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话题,将绿色旅游、数字减碳、文化守护等理念融入创新创业项目当中,塑造出具有前瞻性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新类型旅游人才,为区域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旅游人才培养要多方面发力,通过重构数字化课程体系,改良混合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协同力度并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职业竞争力。日后中职旅游教育还要不断关注产业发展的动向,灵活调整培养策略,塑造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旅游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宝杰.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 中原文化与旅游,2024, (19): 19-21.

[2]张艳敏,刘春花. 聊城黄河文化旅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J]. 中原文化与旅游,2024, (18): 19-21.

[3]陈桂森.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途径 [J]. 亚太教育,2024, (20): 29-32.

[4]张慧. 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加强中职旅游管理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 23 (12):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