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谭宏为
乌兰浩特市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兴安盟乌兰浩特 137400
引言
当下社会转型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之际,幼儿教育越发重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其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幼儿时期是个体人格、习惯以及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促进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发展,可以增强教育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也有利于形成科学且全面的育人体系,这对提升儿童综合素质和社会整体教育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强化家园共育意识,构建统一教育理念
要达成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要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意的统一。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第一站,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决定着教育效果的整合程度。目前一些家长对于科学育儿缺少系统认知,存在溺爱、忽视、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到孩子心理发展和行为养成;而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忽视家庭背景因素,同样会引发教育断层和信息脱节。所以要从日常教育中引导家长深刻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明确家园教育在内容安排与发展目标上的互补性。幼儿园要加大教育理念的传播力度,通过家长会、教学开放日、教育宣传资料等途径,向家长全面展现科学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模式,让家长逐步形成与学校相契合的教育价值取向。同时,教育部门可以制定规范化指导框架,明确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职责中的角色,促进教育理念的双向交流,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冲突和偏差,让幼儿在家园环境中都能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支持。统一教育理念既是协同的前提,也是儿童心理稳定、行为一致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整合。
二、完善沟通机制,优化家园互动方式
教育协同的关键在于沟通机制是否有效,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缺少畅通、平等且持续的互动渠道,就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等、教育中断等情况,从而影响幼儿发展的连贯性。现实生活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受制于时间安排、沟通方式单一或者理解有误,引发误会和矛盾积累。要创建稳固、多样且高效的沟通机制,达成信息的即时共享与反馈。第一,幼儿园需形成清晰的沟通责任架构,指定专门人员承担家园联系任务,保证家长可以及时知晓孩子在园的表现、发展情况以及教育重点。也要促使家长表达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这样教师就能针对家长的需求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支持。第二,借助信息化手段,比如家园互动平台、教学日志APP、视频汇报等工具,提升沟通的频次和品质,让交流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口述,而是朝着可视化、数据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交流内容不应仅仅停留在日常事务通报上,还需包含儿童心理变化、教育策略调整以及家庭参与意见等深层次话题,以加强双方在教育目的及手段方面的认同。沟通时的语态要体现尊重、理解与合作,教育不能只有单向的指导和评判,这样才能达成良性互动。教师培训期间还需加入家长沟通技巧的培养部分,以增进教师的人际敏感度和应对能力,让教师能更好地承担教育协作的责任。良好的沟通不仅是传递信息,还承载着信任和认同感,为家园协作赋予情感根基和执行动力。
三、开展融合性教育实践,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推动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发展,其实质落脚点是教育实践的融合性和实效性。两者虽场景不同,但育人目标一致,需通过多样化的实践途径把家庭教育融入到整体教育过程中,让家长成为教育系统里的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活动规划时,可以围绕幼儿发展主题,规划家庭延伸任务,让教育内容从课堂向家庭自然延伸,促使家长在具体操作中承担起育人责任,增强教育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例如,围绕生活习惯培养、情绪管理、语言表达这些核心能力,布置家庭观察记录、亲子任务挑战等形式,让家长在互动中加深对幼儿成长节奏的认识,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发展。而且要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分层分类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既要顾及不同家庭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资源,又要引领家长按照孩子的成长阶段进行适当的教育干预。幼儿园还可以设立一些主题式合作项目,比如亲子种植、家庭角色扮演之类的,促使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在某种情境里交汇,提升家长对教育过程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育评价机制也要兼顾家庭参与的程度和品质,把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表现放进儿童成长档案里,做到对教育过程的全景追踪。这样一来,家长和教师不但在教学计划上达成一致,在教育执行上也会产生实际的协同效应。教育实践的融合,既优化了育人效能,又增强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归属感,使协同发展从理念阶段进入系统施行阶段。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协同育人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面向未来儿童成长的现实需求。家庭与幼儿园同属孩子成长环境中的关键部分,两者应联合起来,共同构筑起支持孩子发展的完整环境。促进家庭与幼儿园在理论、方法与实践层面实现深度协作,有利于提升教育品质,符合新时代育人目标。未来研究应更侧重于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协同策略,拓宽实施路径,增强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云纤.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在家园合作中的实践与研究[J]. 大学,2024,(S1):179-181.
[2]罗丛凤.共育花朵,助力成长: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园教育策略[J].中原文化与旅游,2024,(08):73-75.
[3] 杨雪. 互动性玩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影响和应用策略研究[J]. 玩具世界,2024,(09):180-182.
[4] 黄莹 . 基于 儿童 互动 性提 升的 幼儿 园自 制玩 具实 践研 究[J]. 玩具 世界,2024,(09):248-250.
[5]于冬青,张希.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的质性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40(0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