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防治思路
段斌
重庆市梁平区森林资源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站 重庆 梁平 405200
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森林病虫害呈现发生频繁、危害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林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严重隐患,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病虫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刻不容缓,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本文拟在分析森林病虫害防治作用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控的思路对策,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一)保护森林资源与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森林病虫害通过啃食损伤树叶、树皮、根系等,严重阻碍森林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大面积林木死亡,加剧水土流失,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一些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如松材线虫病等,更会引起林木物种消亡,威胁森林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时遏制病虫灾害蔓延,将受害率、死亡率控制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对于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综合防治,促进林木健康生长,保障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资源基础。
(二)提升森林质量与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导致大量林木生长不良、品质下降,林分低质低效现象突出,虫害蚕食使林木生长量锐减,病害侵染导致木材腐朽变质,整体削弱了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病虫危害引起森林郁闭度下降,削弱了森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对于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推广科学防治措施,提升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促进森林的碳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
(三)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保障
森林病虫害的肆虐严重制约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病虫危害导致林业产量下降,林产品质量恶化,影响林业经济效益,据测算,我国林业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频繁暴发的病虫灾害,引发森林衰退、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控制危害发生,减轻病虫灾害损失,对于保障林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遏制病虫危害,保护森林资源,为林业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进而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助推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2]。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思路
(一)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与早期防控机制
森林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强化源头治理、前端控制。要建立覆盖全面、反应灵敏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运用遥感、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提高监测时效性和准确性,要加强重点区域、关键时期的监测频次,特别是苗圃、木材堆场等病虫易发区,加密监控频次,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区域协作机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做到情报互通、资源共享,构筑森林病虫害群防群控防线,此外,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林农和志愿者的监测哨兵作用,织密基层监测网络,筑牢林业生态环境安全屏障[3]。
(二)推广生态友好型防治技术与综合治理模式
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过度依赖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危害生态,要加快转变防治理念和方式,因害制宜、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友好型防治技术,探索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模式。大力推广利用生物农药、生物防治产品,提高防治的生态安全性,加强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充分发挥鸟类、寄生蜂等天敌生物的作用,促进林业有害生物种群的自然控制,在林区营造多层次、复合型防护林体系,合理搭配乔、灌、草等多种植物,利用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林分抗病虫害能力。还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引进、集成和推广,提升防治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绿色生态防治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病虫种群生态位控制,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实现森林健康经营。
(三)完善防治管理制度与提升防治能力建设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健全的制度保障和不断的能力建设。要健全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制机制,明晰省、市、县三级行政主体责任,细化落实防治任务,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治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快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要强化防治能力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防治队伍,提升一线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防治业务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应急演练,增强现场防治实战能力。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大防治格局。
结语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把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推进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升防治水平,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森林病虫害防治使命光荣。广大林业工作者要以对国家林业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彭远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筇竹病虫害防治的对策探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5,28(01):140-142.
[2]刘国华,王绒.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优化措施——以延安市黄龙山林区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4,(23):124-126.
[3]杨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J].花卉,2025,(07):181-183.